漫谈绿色食品
本讲稿第一页,共二十二页
绿色食品
1 绿色食品发展历程
2 绿色食品的概念与特征
3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4 绿色食品认证程序
5 绿色食品的优势
6 绿色食品开发迅速
7 绿十二页
第三阶段,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阶段(1997年一至今) 绿色食品社会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中国许多地方的政府和部门进一步重视绿色食品的发展;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知程度越来越高;新闻媒体主动宣传、报道绿色食品;理论界和学术界也日益重视对绿色食品的探讨。绿色食品市场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随着一些大型企业宣传力度的加大,绿色食品市场环境越来越好,市场覆盖面越来越大,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且通过市场的带动作用,产品开发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绿色食品国际市场潜力逐步显示出来,一些地区绿色食品企业生产的产品陆续出口到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显示出了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
绿色食品国际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度和层次逐步提高,绿色食品与国际接轨工作也迅速启动。为了扩大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产权保护的领域和范围,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相继在日本国和香港地区开展注册;为了扩大绿色食品出口创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参照有机农业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制订了AA级绿色食品标准,这套标准不仅直接与国际接轨,而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一大批绿色食品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绿色食品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
本讲稿第六页,共二十二页
绿色食品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 严格地讲,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本讲稿第七页,共二十二页
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三个显著特征:
(一) 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
(二) 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
(三)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本讲稿第八页,共二十二页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标准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
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2、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3、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4、绿色食品包装标签标准5、绿色食品贮藏、运输标准
6、绿色食品其它相关标准
本讲稿第九页,共二十二页
本讲稿第十页,共二十二页
绿 色 食 品 认 证 程 序(试行)
1. 认证申请
2. 受理及文审
3. 现场检查、产品抽样
4. 环境监测
5. 产品检测
6. 认证审核
7. 认证评审
8. 颁证
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绿色食品的优势
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二十二页
绿色食品开发迅速
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开发绿色食品产品1018个,生产总量为840万吨,开发面积达226万公顷,分别是1990年的8倍、24倍、56倍,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26%、42%和57%。现已开发的绿色食品产品涵盖了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中的7大类、29个分类,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海产品、酒类、饮料类等,其中初级产品占30%,加工产品70%。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产品分布中国各地,许多企业是大型知名企业,许多产品是中国名牌产品。1998年,中国参与绿色食品开发的企业有619个,企业年生产总值达402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为285亿元人民币,税后利润17亿元人民币,其中80%以上的企业由于开发绿色食品经济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
产品名称:薯条 (加工食品-->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
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二十二页
常青自然巢蜜 (类别:加工食品-->粮食作物)
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二十二页
浓缩海带液 (类别:加工食品-->水产加工品)
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二十二页
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二十二页
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二十二页
绿色食品食品标志
为了与一般的普通食品相区别,绿色食品实行标志管理。
漫谈绿色食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