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书名或作者1、刘向《别录》2、刘歆《七略》3、班固《汉书•艺文志》、4、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5、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6
、纪日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7
、张廷玉等编《骈字类编》
8
、张玉书等编《佩文韵府》
9;②关书书籍内容(如事实、论说真伪等)的考辨。其意义在于使人们能准确地了
解其价值和正确利用。
12、《古今图书集成》:活康熙时陈梦雷及雍正时蒋廷锡等先后主持编纂,为中国现存最大之类书。,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原名《古今图书汇编》。本书编辑历时28年,共分6编32典。全书资料搜罗宏富,编排体例也比较严谨、科学,是中国古代最为完善、实用的类书。
13、史志目录:是指正史、国史中的艺文志及各种补史艺文志。其分为正史目录和方志目录。|(即所谓“史家著录”,是指由史家编入史籍的目录。它包括历代“正史”中的或有些正史中原来没有而由后人补修的“艺文志”(或称“经籍志”),有些朝代的“国史经籍志”,某些政书、专史中的目录书等。)
14、旋风装:大约盛行于唐代,是在一素纸长卷上面一次粘贴书贞,每贞正反
两面书写文字,展开长卷可翻贞阅读。其特点是外表仍为长卷,里面却是错落有致的书页,实为介于卷轴装和经折装之间的一种装订形式。例:唐写本《刊谬补缺切韵》五卷。
15、蝴蝶装:是宋元版书的主要形式,是将每贞书在版心出对折,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再将若十折好的书页对齐,粘贴成册。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外表与现在的平装书相似,展开阅读时,书贞犹如蝴蝶两翼飞舞,故称为蝴蝶装。但这种版心内向的装订形式,人们翻阅时会遇到无字页面,同时版心易于脱落,造成掉贞,所以逐渐乂为包背装取代。例:明活两朝的内府本。
16、卷轴装:乂称卷子装,早期的图书装帧形式。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例: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大批唐五代写本图书。
17、《艺文类聚》:是唐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的类书,欧阳询主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开创了类书“事”“文”合编的体例征引古籍1431种,保存了唐代以前大量的诗文歌赋等珍贵文学作品,其中许多篇章早已失传。此书100卷,分46部。设727个子目,全书约白余万言。分类按目编次,故事在前,均注出处。所引诗文,均注时代。(《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初学记》、《白氏六帖》合称“唐代四大类书”。)18、白衲本:白纳即补缀很多的衣服,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全成一部完整的书,称为白衲本。例:商务印书馆与1930-1937年影印的白衲本《二十四史》。
19、监本:历朝国子监刻印的图书。主要是各种儒家经典、文史名著。始丁五代,明朝时在南京和北京均设国子监,都刻印了二十一史,因而有“南监
本”和“北监本”;后来还刻印了宋、元、明三朝本。
20、《四部正讹》:明朝著名文献学家胡应麟著,是一部辨伪学的专书,将辨伪的范围由子部扩大到四部,辨识伪书七十余种,是一部综合性的辨伪学著作,其标志着辨伪学的确立。并首先说明辨伪的重要性,伪书的种类及由来,也谈及辨伪的工具与方法,建立了我国古代考辨伪书的章法。
21、二重证据法:由王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方法即“二重证据法”。
22、《永乐大典》:明成祖敕解缙等撰,后复敕姚广孝等与解缙同监修。原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白科全书式的文献集
古典文献学考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