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机写文章
第三册 用计算机写文章
教学目标
通过本册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用计算机处理文字信息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文字编辑、版面设置、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绘制图形以及制作文字表格等方式增强文档的表现力,制作出图文并茂的文字作品选定字块
√
移动字块
√
复制字块
√
删除字块
√
查找和替换文字
√
二、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字块操作。
(2)查找和替换文字。
2.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字块操作的方法输入和修改文章。
三、教学建议
1.教法建议
字块操作是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一大特点,体现了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优势。学生在用计算机画画中已掌握了图块的处理方法。字块操作与图块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而且定义字块方法更简单。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处理图块的操作过程。在复习图块操作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可以掌握这部分内容。
光盘中提供了“介绍奥运”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这篇文章练习字块操作的方法。
查找和替换文字同样是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一大特点,不仅可以快速地完成查找和替换文字的任务,而且可避免出现遗漏。教师可让学生把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加深印象。
光盘中提供了“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这篇文章进行查找和替换文字的练习。
2.学法建议
字块操作与图块操作的方法基本相同,学生要积极回忆在“画图”程序中处理图块的操作方法,并把这些方法用到字处理软件中,学会把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做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学习中积极实践,并注意体会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优势。
3.活动设计建议
组织“我做小编辑”活动。教师可准备几篇学生编写的文章,让学生使用自己掌握的各种方法进行编辑。
4.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三课 我做文字“美容师”—修饰文字
一、知识与技能细目及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模仿
理解/独立操作
应用迁移/灵活应用
设置字体和字号
√
改变文字的颜色
√
设置加粗、倾斜、加下划线、等格式
√
给文字设置特殊效果
√
“字体”对话框的使用
√
二、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设置字体、字号和文字的颜色。
(2)设置加粗、倾斜、加下划线等。
2.教学难点
选择恰当的方式修饰文字。
三、教学建议
1.教法建议
设置字体、字号、文字的颜色和设置加粗、倾斜、加下划线等操作方法较简单,使用工具栏中的工具就可以完成,学生认真操作一遍一般就可以掌握。但要让学生知道工具栏中的工具较多,有些工具被“折叠”起来,当在屏幕上找不到要使用的工具时,可以单击“其他按钮”进行查找。教学中,教师可有意把一些工具“隐藏”起来,让学生找一找。
“工具栏”中有多种工具可以改变文字的格式,产生文字的特殊效果。教材上只介绍了给文字添加下划线,教师要让学生试一试其他的工具,并提醒他们注意观察产生的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各种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利用“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可以使文字产生阴影、空心、阳文、阴文以及“礼花绽放
”“七彩霓虹”等特殊效果。学生第一次接触“字体”对话框,要让他们对字体”对话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学生认真观察对话框后,可以向学生提出“你发现“字体”对话框”都有哪些功能?”等问题,让学生了解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给文字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
学生对给文字设置动态效果很感兴趣,常常把整篇文章都设置“礼花绽放”“七彩霓虹”等效果,给人以“乱”的感觉,影响文章的观看效果。教师可让学生试一试各种设置产生的效果,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实践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知道修饰文字可以达到美化文章和突出重点的作用,但要恰当地对文字进行修饰。
2.学法建议
学生要认真观察工具栏中的各种工具,学会通过“试一试”的方法掌握各种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认真观察“字体”对话框,掌握对话框中的各种功能。在修饰文字时,认真观察不同的设置产生的不同效果,并积极与同学交流。在实践中体会修饰文字的作用并学会恰当地修饰文字。
3.活动设计建议
组织“我做文字美容师”活动。让学生修饰自己编写的文章,然后让全班同学欣赏和评价。
4.课时安排
1课时。
第四课 制作“倡议书”—文章排版(一)
一、知识与技能细目及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模仿
理解/独立操作
应用迁移/灵活应用
调整段落的对齐方式
√
设置段落的左右边界
√
设置首行缩进
√
设置行间距
√
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
√
“段落”对话框
用计算机写文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