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
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姓也在呼喊:但
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那么,戍守边疆的战士、 战士的亲人们、 以及唐朝所有渴望和平的百姓以及 115 班的同
学们和刘老师,我们来一起呼喊: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将学生诵读的情绪
带到高潮)
师:汉朝李广将军就是诗中的 ——龙城飞将(出示李广的资料) 假如有李广将军来戍
守边关,一定不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南下入侵 可是李广将军能来唐朝吗?那人们在盼望
的是什么?(一个像李广将军一样的人)
盼望着这样的一个人给他们带来什么?
板书:思良将 盼和平
四、吟唱诗歌,体味感情
,激情满怀。虽然王昌龄的这首七绝,只有短短四句, 28
字,但是 “字字有泪,句句含悲 ”啊,怪不得,人们称王昌龄为 “七绝圣手 ”,称这首《出塞》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诗歌不仅可以朗读,更可以作为歌曲来演唱。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吧。
歌曲中,除了有演唱部分,还有诵读的部分。 到了诵读的时候,同学们一起加入好吗?播放歌曲《古诗新唱:出塞》
[板书设计 ]
出塞
王昌龄
边关 明月
征人 亲人 人民
思良将 恨战争 盼和平
教学反思:
这是本人在公开课中第二次上古诗内容, 如果可以选择我不会选择古诗作为公开课的上课内容。并不是本人讨厌故事、害怕古诗,相反,本人比较喜欢古诗。这堂课是我在参加第
二届全区青年教师素养大赛时, 由教研室领导, 在赛前一天通知的。 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参加
第一届全区青年教师比武大赛的校内选拔活动, 那时在学校初选时, 并没有严格的按照规定,赛前一天由评委组决定授课内容, 而是我们参赛选手自己选定。 我那时根据自己的爱好, 选
择了古诗作为授课内容,是五年级语文 A 版上册中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题临安邸》,原
以为能够上得精彩, 没想到整堂课几乎是我一个人在说话, 学生似乎游离在课堂之外。 经过
学校领导、 同事,以及教研室领导的指导, 我知道应当以学生为主体, 不能对学生进行灌输,
而是要提升他们的兴趣。
这次是在中心小学借班上课, 时间为三十分钟, 课前有 3 分钟左右的空白时间。 我是第
八个出场的老师, 看到有些老师在三分钟的空白时间里, 播放了轻音乐, 让学生静坐等待上
课开始的口哨。我觉得
这样的等待很尴尬,自己是在下午最后一节课出场,学生的精神状态极有可能很低落,
我必须提起他们的兴趣, 所以在三分钟的空白时间里, 我和 115 班的孩子进行了诙谐幽默的
聊天,这是我第一次用这种风格和学生交流,效果却意外的好。
此首古诗仅仅四句, 要上三十分钟的课, 似乎有点难。我主要采用的是朗读为主, 在诗
的 1、 2 句中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我主要针对诗中的意象 “明月 ”进行散
《出塞》教学设计与反思 207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