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传染病
占全身结核的80%以上
流行病学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和启动特别项目推行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DOTS)作为国家结核病规划的核心内容。
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曾受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流行病学
高感染率
高患病率
传染源居高不下
高耐药率
高死亡率
高农村疫情
高青壮年罹患比
高病源流动性
高地区差异性
病因
抗酸染色阳性
肺结核的致病菌90%是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在外界生命力强,对干燥、冷、酸、碱抵抗力强
既可在细胞外生长繁殖、也可在细胞内生长繁殖
菌体结构复杂:
类脂质与结核病的组织坏死、干酪液化、空洞发生及结核变态反应有关
菌体蛋白质以结合形式存在,是结核菌素的主要成分,诱发皮肤变态反应。
多糖类与血清反应等免疫应答有关。
病因
A群:细胞外、生长繁殖快、代谢旺盛,致病力强传染性大,易被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杀灭
B群:在巨噬细胞内,受酸性胞质的保护,繁殖缓慢,吡嗪酰胺对其灭菌效果好
C群:偶尔繁殖菌,存在于干酪样坏死组织中,仅对少数药物(利福平、吡嗪酰胺)敏感,是复发的根源
D群:休眠菌,一般耐药,逐渐被巨噬细胞所消灭
结核病的传播
糖尿
病、
矽肺
免疫
抑制
者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者
痰菌阳性者
呼
吸
道
结核病的传播
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感染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
结核病的传播
通风换气减少空间微滴的密度是减少肺结核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减少空气微滴数量最根本的方法使治愈结核病患者
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
传染源接触者的结核发病自然史
传染源·细菌繁殖·飞沫形成
接触者暴露·强度·持续时间
接触者·先天抵抗力·免疫防御
不感染50%
感染25%-50% ·CMI
不发病85%-90%(潜伏感染者)
发病10%-15%
肺结核4181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