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札记
——教育从读懂孩子心理开始
汪根苗2013-2-1
当我悄悄走近孩子,观察他们,读懂他们,理解他们,他们会对你不设防,向你敞开心扉,亲近你,信任你,接受你的影响,这时真正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徐凯,九年级时才到包圩学校的“转学生”,一个常常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的“观察生”。刚开始时,这个孩子给我的印象还是不错:不像其他后进生那样张扬,性格内向,很少说话,也很少和其他孩子玩。
我就开始细心地观察他,琢磨他心里在想什么,有什么心事,为什么不能告诉别人呢,为什么不和班里的其他孩子玩呢?这些疑问,让我平时对他有特别的关注。我发现他对学习没兴趣,只是应付了事,所以成绩自然不好。上课时懒洋洋的,不愿翻书、读书,更不要说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当你想用眼神和他交流时,他的眼神马上开始躲闪,或者把头一低,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到后来索性连作业也开始不写。我是又急又气,晚上放学,让他留下来写作业。
本想在我的恩威并施之下,他应该有所警醒。可是第二天我检查,作业照样没写,上课的状态依旧,没写作业的情况依旧,而且孩子开始有抵触情绪,怕我又留他,见到我跟老鼠见到猫似的。看来这个办法还是不行,不仅没让孩子的学习改观,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厌学。
于是,他上了我重点考察名单,寒假中,我走进徐凯家,希望通过家访更好的了解孩子,找到帮助孩子的方法。到了他家,他妈妈在家,他和妈妈说了句“老师来了”就一头钻到里屋去了。我没有先和他妈妈说他没写作业,学习状态不好的情况,而是先肯定了徐凯的许多优点,爱读书,像《隋唐英雄传》这些历史类的他很爱看,他的记忆也非常好,背书很快,记生字也快,写作文也挺好。妈妈说,她一直以为这孩子很笨,很差。我向她说明了孩子并不差,孩子很好,只是不喜欢学习,没用心,我们得想办法让孩子喜欢学习。
我和徐凯妈妈聊了许多,了解到许多信息。孩子的家庭比较复杂,他是妈妈改嫁带过来的,他妈妈和继父又给他生个小妹妹。孩子感觉到被忽视,得不到关爱,所以才会这样,这应该是他厌学的主要原因。平时他妈妈忙,只是例行公事检查孩子的学习。对孩子要求的过多,关心的较少,很少问他的事了。这孩子平时在家也不和其他邻居
家访札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