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声音和生活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理解声音数字化的概念,理解MIDI设备或软件产生的数字化声音,理解模拟音频数字化的采样、量化的过程,理解影响数字化声音质量的因素,理解声音数字化三种编码方式,理解常见的声音文件的格式及特点,理解M数字声音和生活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理解声音数字化的概念,理解MIDI设备或软件产生的数字化声音,理解模拟音频数字化的采样、量化的过程,理解影响数字化声音质量的因素,理解声音数字化三种编码方式,理解常见的声音文件的格式及特点,理解MIDI概念及MIDI音乐生成原理。
过程和方法:通过对模拟音频数字化的采样、量化及MIDI音乐产生的探究,理解将自然界中的声音信息转换为计算机能处理的声音信息的科学方法,并有意识将这些方法迁移到自己的生活、学习、研究之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科技的魅力,感受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才能.
教学重点:
1。 声音的模拟音频数字化原理,影响数字化声音质量的因素,声音文件格式及特点。
2。 MIDI音乐生成原理。
教学难点:
模拟音频的采样、量化原理,音频文件大小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理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为了生存和开展创造了很多保存信息的方法,如文字、形像的保存。在声音的保存技术上,人类那么花费了太长的时间,到近现代社会才出现。声音是怎样保存到计算机中的呢?我们知道,计算机是以二进制数字编码方式表示信息的,声音信息的保存也是这样,要将声音信息转化为二进制数字序列,才能保存计算机中,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转化”问题。
出示课题
二、新课
1. 探究引导。
由图像的数字化引入,声音信息转化为电信息,再将电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声音的数字化也要经历采样,量化、编码这样一个过程。
2. 声音的数字化原理
1)由声波和音频信息的一致性,引导出信息转化的可能性。
转化:声音信号转化为连续的电压信号值——设备是话筒
2)采样:
原因:计算机无法对连续变化的电压信息存储,:每隔一个时间间隔取一个电压幅度值,用采样频率表示(每秒钟采集多个点的数值).样本越多,信息越接近实际,声音质量也越好。
常用采频率: 、22。05 kHz、44。1 kHz.
3)量化:
原因:电压取值大小变化多,不便于统计分析保存,所以将这些值用一定的等级值进展替代。
方法:,声音的质量就超高.
常用量化位数:8位,12位,16位,24位等.
小结并理论: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决定了声音数字化的质量。
用不同的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录制同一段音乐,试听并判断它们的音质。
计算并小结:数据长度的计算。
声音数字化后的数据量非常大。
4)编码:
原因:由于量化后的数据非常大,
数字声音与生活[1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