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咏梅》
陆游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才能
理解陆游生平,熟悉作者的写作背景。
品读字句,赏析诗词。
2、过程和方法
师生品读,《卜算子 咏梅》
陆游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才能
理解陆游生平,熟悉作者的写作背景。
品读字句,赏析诗词。
2、过程和方法
师生品读,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疑难。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悟作者借梅花表达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课文,通过字句的分析理解文本.
难点:作者借写梅花表达自己的志趣和节操。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指生说说陆游的诗句。老师进一步提到《卜算子 咏梅》(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 ,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获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
“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词人和词
这是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陆游一生热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这首《卜算子》,也是明写梅花,暗写抱负。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
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
4、读课文熟悉文本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
(2) 老师找学生读课文,读完给予评价和指点。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
5、 翻译课文
逐句翻译课文,老师指点.
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和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成为泥土, 被碾作尘土了,梅花仍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6、 品读语句、赏析课文
上阕“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写出梅花生存环境的恶劣,以荒凉之境衬寂寞之情。“已是黄昏单独愁,更著风和雨。”“愁"字形象地刻画了作者凄凉苦闷的心境。
下阕“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百花怒放,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是一点迎春报春的热诚。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独高,决不和争宠邀媚
《卜算子 咏梅》[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