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公正初级中学 杨加萍
教学内容:学习古今两首咏赞梅花的词。
·咏梅——毛泽东
·咏梅——陆 游
教学目《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公正初级中学 杨加萍
教学内容:学习古今两首咏赞梅花的词。
·咏梅——毛泽东
·咏梅——陆 游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
2、比较阅读两首词,初步学会一般诗词的鉴赏技巧。
3、感受两首词中梅的不同形象,感悟梅的精神。
教学重点:比较阅读两首词,初步学会一般诗词的鉴赏技巧。
教学难点: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梅花的图片。(出示梅花图)
看到梅花,你联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诗句?(指名交流)
梅花正是因为他们的美丽芬芳、 不畏严寒、 坚贞高洁,而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咏梅的词。
二、出示学习目的:
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是 ①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②比较阅读两首词,初步学会一般诗词的鉴赏技巧。③感受两首词中梅的不同形象,感悟梅的精神。
三、朗读鉴赏陆游的词,初步学会一般诗词的鉴赏技巧。
我们先看陆游的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出示陆游词)
指名一生朗读,强调读准字音。(著、碾)
全班齐读。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首词,画出词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寂寞、愁)这是理解这首词的关键词。也就是这首词的诗眼,读古诗词我们要擅长抓诗眼。板:抓诗眼
2、作者是怎样表现愁和寂寞的?(驿站、断桥、黄昏、风雨)这些景物都寄托着作者愁、寂寞的情感,:什么是意象?
3、这些意象的组合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萧瑟、凄凉)这就是词的意境。(由详细意象营造的气氛)
读古诗词我们要擅长找意象,:找意象 感意境
4、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梅花的表现怎样?找出相关语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不想和百花争春,听凭百花的妒忌.)表现了梅的什么性格?(清高)
5、梅花还受到了哪些挫折?“零落成泥碾作尘"(零落:梅花被风雨摧残后,:落花和泥水混合,分不清哪是花哪是泥了。碾:踩,这又是一个无情的动作。作尘:梅花被摧残而化作了灰尘.)
面对这些挫折,梅花是什么样的表现?(只有香如故。)
仍然散发出幽香,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坚贞不屈)
小结:刚刚我们通过对词句的品析,感悟到了梅花的寂寞清高和坚贞不屈。板:品词句 悟情感
6、作者仅仅是在写梅吗?(出示陆游背景介绍)
陆游(1125—-1210),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他一贯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是坚决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此情绪愤懑抑郁.
陆游写梅花,其实就是写自己,梅花的遭遇是他身世的缩影,当时的南宋朝廷有两派,主和派和主战派。主和派不想打仗,害怕战争破坏了他们的安乐窝,为数不多的主战派处处受到排斥、打击,意志薄弱的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1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