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
李老庄一中 刘姗姗
教学目的: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词作的内容;
2、 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乐观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比较,领略词作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
李老庄一中 刘姗姗
教学目的: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词作的内容;
2、 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乐观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比较,领略词作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古诗飞花令”——春江花月夜
说出含有其中字或者意思的古诗。
二、读梅:(老师指导)
1、听录音,正字音,把握节奏.
2、全班朗读,读出自己理解到的诗词的感情。
3、个人读,听出自己的感悟。
4、疏通词的大意,说一说对这首词意思的理解
三、品梅
1、概括梅花的形象,说一说上阕下阕的意思。
这是什么的梅花 ?
2、词人和梅花.
3、写作背景。
四、悟梅
1、谈一谈通过这首词,你领悟到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2、有关梅花的古诗词.
五、比梅
1、“梅”是精神和品质的象征,在不同的年代,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内涵,表达了人们不同的精神追求。毛泽东为什么要写这首词?理解一下他写《卜算子?咏梅》背景:
1961年12月,中国人民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反华逆流冲击着稚嫩的新中国,共和国的指导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写这首词鼓励大家。 读
再读陆游的《咏梅》.
2、比较两首《咏梅》,毛泽东“反其意”反在哪里?学生齐读读。“反其意而用之"怎么理解的?同样是描写梅花,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六、作业
搜集梅花的资料,说一说你心中的梅花精神。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