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线过境公路环境治理对策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公路养护要求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但过境公路治理仍是公路养护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养护环境差、生活垃圾、建筑堆积随处可见、路面污染日趋严重,给公、2008年11月30日,我们组织人员对100名过往司乘人员进行了过境地公路养护质量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满意 10人, 满意率: 10%
不满90人, 不满率:90%
(二)原因分析
发现问题后,我们对其进行认真分析,主要原因在:
1、当地政府不重视乡镇环境治理,忽视过境公路、乡镇街道环境卫生管理。村镇居民住房建设无科学规划,公路建在就沿公路两侧划庄基建房,无配套的排水设施和垃圾堆放地点。
2、公路部门与当地政府勾通不及时,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路政执法力度不大,措施不多、不硬,群众对《公路法》缺乏正确认识。
3、各过境路段居民爱路护路意识淡薄,漠视道工劳动成果,只顾个人方便,垃圾随意堆放路边、污水抛洒路面上,特别是雪天将家门前积雪堆至公路路面上,错误的认为养护工就是打扫道路垃圾的。
4、过境路段任务随机性大、劳动量大,劳动次数多,效果不显著,责任人都不愿到过境公路路段作业,工作积极性差。
二、实施办法
我们通过对过境公路的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决定从养护管理的硬件和软件上齐下功夫,硬件上增加公路基础设施,在过境路两侧设置花坛、建垃圾台,加设水沟盖板等。软件上改进加强养护管理制度,调整措施,积极与当地政府协调共同管理,联系当地政府与各住户签订协议等形式确保过境公路治理工作
见成效。
1、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我们积极与县委、县政府联系,经过多次沟通,得到了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创卫办的支持,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为组长,主管县长为副组长,沿线各乡、镇和公路段为成员单位的过境路治理领导小组,从而为过境公路环境治理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针对过境路段的治理工作,积极与沿途各乡镇取得联系,有了政府支持,我们同各住户一道,用10天时间完成了各过境公路水沟的清淤工作,解决了困扰各街道长达七八年的排水问题。
2、修建过境路配套设施
在得到政府部门配合的前提下,我单位主动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对过境公路分公里进行具体的规化。
(1)为了方便管理,我们多方联系与当地政府、住户签订了三方共管合同,达成各住户门前的公路用地区三方共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过境村镇住户集中处修建垃圾台21个,解决过境路段群众垃圾无处堆放的问题。我们还先后与到贤、王寮、华朱等沿线乡镇签订了共管合同,由乡镇负责便民垃圾台的管护和清运工作,公路段负责路面维护和保洁工作,住户负责看护门前花坛,明确了当地政府、公路段、沿街住户的共管责任,从而形成政府牵头,公路段负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达到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三方共赢的可喜局面。
(2)对过境街道进行绿化
为了方便后期养护保持,我段对过境路段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借鉴城市园林绿化理念和做法,设置花坛、栽植花木,并对各住户出入口用砖砌“八”字造型进行美化,做到搭配和谐,层次分明,使花草树木建筑交相呼应,三季有花,四季长青,不但美化了公路交通、城镇环境,也达到了宣传公路的效果,既美化了公路的环境,又起到路宅分家的作用,同时也提升了乡镇政府的对外形象。
(3)另外我们投资对
干线过境公路环境治理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