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工作是老师根据确定的教学目的和肯定的教学规律,传授学问,培育学生实力的过程。教学是一种创建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化思想、才智、动机、阅历、特性和页 共 18 页
二、自读自悟
1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诞生字词,读准字音。
(2)仔细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样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沟通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再读课文,小组探讨:
(1)文中干脆写作者对母鸡由厌烦到不厌烦这一情感改变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详细事例写母鸡的厌烦与不厌烦?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厌烦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厌烦母鸡了”吗?为什么?
2全班沟通。
3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辨别褒贬,积累词语
1思索探讨: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宠爱的感情改变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调也发生了改变,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观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师生对话,沟通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挚友一起读一读,然后相互沟通阅读体会。
课后小节:
当我读这一课时,被母鸡的负责、慈祥、英勇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我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抓住作者对母鸡的看法有怎样的改变,缘由是什么为主线,进行沟通、体会,最终我还举荐了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紧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紧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英勇,学习他们酷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仔细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冷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剧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主要板书安排:
送情报 ( )
23、半截蜡烛 夫人欢乐( ) (机灵、英勇)
儿子搬走( ) 爱国主义
为儿端走(胜利)
作业 设计、支配:
课内:表演课本剧朗读课文抄词
课外:练习册中P58三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