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知多少
馆友“ ”:
您好!您的馆藏文章“艾灸知多少”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 2013 年 6 月 6 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健
康/养生”下“中医养生”类别的精华区。
的,可见古人对其重视。 《扁鹊心书》里还说:人于无病时,
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
寿矣。因为艾灸有温养补虚的作用,所以常灸中脘、足三里可以使胃气常盛,气血充盈;常灸气海、关元,可以振奋一身阳气,使人精力充沛,增强抵抗力;命门为人身之根本,最为重要,中医将其比喻成一个小火炉,火炉旺则生命力旺盛,所以,时不时添把火是不是很重要呢。
艾灸器具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古代艾灸多是用艾柱,直接放在穴位上或艾柱下放药物以加强疗效。其疗效虽强,但容易出灸疮,而且制备起来也比较麻烦。在家里做艾
灸时,我们不妨买些现成的艾条, 既经济实惠, 又安全有效。在肌肉比较肥厚的地方或比较平坦的部位,还可以选择灸盒,一个灸盒可以同时盖住几个穴位,温阳通络的效果也是
非常的好的。 当你在家里享受灸盒的乐趣时, 不要忘了鲍姑,她可是最早发明灸盒的人啊。
艾灸的时间和强度
艾灸虽然有那么多的优点,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来说,体质虚弱的人宜频灸,而且每次艾灸火量要温和、时间宜短,每个部位五分钟左右就可以;体质壮实的时间可以长些,可至十五分钟左右,温度可以稍高些。头面胸背部皮肤较薄,艾灸时间宜短,腰腹四肢时间可以长些。初次灸的宜
温和,以后可以逐渐加量。一般取穴宜少而精,每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不宜起疱。
艾灸的顺序
一般情况下,艾灸的步骤是先灸上面后就下面,先灸后背及肢体外侧,后胸腹及肢体内侧。先灸时间短、强度小的穴位,后灸时间长、强度大的穴位。一般情况下选穴不用太多,很容易就可以辨认顺序了。如果你实在分不清顺序,那就记住先灸上面,后灸下面就行了,为的是最后引气下行,充养全身。
艾灸的禁忌症
如果我们自己在家里进行艾灸的话,切记饭后、饥饿、
大渴、大醉、极度疲劳等情况下应避免施灸,以防出现晕厥
的现象。还有就是心脏部位不可多灸久灸,外阴、乳头等娇
嫩部位不能灸。如果病人出现突然面色苍白、头晕、恶心、
手足发冷等症状,可能是“晕灸”了,要立即停止艾灸,让
其平卧,喝一杯白开水或糖水能很快缓解。 “晕灸”的症状
非常少见,不必过分担心。
艾灸常用穴位
中脘 中脘位于人身前正中线上,脐上四寸,是任脉上
的穴位,古称“太仓” ,形容其容纳谷食,与人体消化功能
密切相关,艾灸中脘具有可以治疗消化不良、吞酸、腹胀、
腹痛、腹泻、失眠等疾病。
神阙 神阙位于肚脐中央。神者,尊也、长也,指父母
或先天。阙者,牌坊也。神阙指先天留下的标记,也是神气
聚集的部位。可以治疗顽固性腹泻、脱肛、水肿、虚脱等疾
病。
关元 关元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三寸,我们的四横指
的宽度就是三寸,每个人手的宽度不同,所以必须用自己的
四横指来取穴。关元可以大补元气,尤其适合小腹容易冷痛
的美眉,还可以改善亚健康状态。有记载说:夏秋之交常灸
关元,可使人不畏寒暑,延年益寿。
气海 气海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一寸半,关元与神阙
连线中点。气海穴可以生发元气、滋荣百脉, 《旧唐书》记
载,柳公度年八十余岁, 步履轻便, 别人向他请教养生之术,
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常温耳。 ”柳
公度就是经常用艾灸气海以防病延年的,同时还有重要的一
点就是:不要轻易发怒或大喜。中医认为, “怒、喜、悲、
思、恐”五种情志都可以致病,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对
于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膝下三寸, 胫骨外 寸。足三里主
治一切消化系统疾病、亚健康状态、下肢疾患等。有报道艾
灸足三里可提高免疫力,调整血细胞功能。针灸传入日本以后大为盛行,有“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为旅”的说法,可见日本早期对艾灸保健非常重视。夏秋季节多灸足三里还可以预防感冒。
三阴交 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主治各种妇科疾病,还可健脾补肾,疏
艾灸知多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