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咏华山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咏华山》教学反思 宣乃瑜
《咏华山》是一篇阅读课文,它有着一种全新的课型-—文包诗,即把一首古诗包含在一个小故事里,而故事本身就是对诗的意境的阐发。
它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古诗《华山》巧妙地包含在表达寇准和先生登 《咏华山》教学反思 宣乃瑜
《咏华山》是一篇阅读课文,它有着一种全新的课型-—文包诗,即把一首古诗包含在一个小故事里,而故事本身就是对诗的意境的阐发。
它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古诗《华山》巧妙地包含在表达寇准和先生登山的现代白话文中。“诗"是“文"的话题开头和故事中心,“文”是“诗”,主次清楚,这也是本文的一个最显著的写作特色。文章妙在作者先点孩子伴随先生登山,末点孩子姓名和年龄,重点放在登山吟诗上,以此表现少年寇准的才华出众。对课文第二自然段诗文的体会通过重点句子的朗读,要求学生理解华山是非常高大的。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为此,在教学这几句话时,应充分发挥多谋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画面,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摆一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借助详细的画面,更深层地理解语言文字。让静态的文字动态化,让抽象的知识详细化。通过课件的摆放,有意突出“那么近、都在自己的脚下,山腰间”这些词语,让学生说说对这些词的理解。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同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这一环节注重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并通过动手操作解决了本课的重点。让学生经历“理性认识-—动手操作——感性认识"的认识过程,自己领悟出华山的高大,充分表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
  本文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诗句。教完重点句后,要引导学生回到古诗上。其实,前文的句子已为学习古诗打好根底。老师应充分相信学生,:“你读懂了哪句诗?”在读懂诗句的根

咏华山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reqing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