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抽筋”
乔晓会 沈乎 宋燕华 资金的充裕滋养着市场的泡沫,而对于稀缺新股的渴求更丰富了泡沫
《财经》记者 乔晓会 沈乎 宋燕华
7月29日,已经持续了数月连续涨势的A股市场,突然出现了惊在暴跌发生之时作如此判断。
确认股市中期向好的机构也不在少数。中信证券针对“7?29”大跌发布的报告称,目前沪深300指数的2008年静态市盈率为29倍,,接近合理区间上限。从中长期来看,只要国内和全球的宽松的货币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A股继续震荡向上的趋势不会改变。
随后的两个交易日,A股继续盘中震荡。7月30日,上证综指收于3321点,%。7月31日,收于3412点。
疯狂的“炒新”
“7?29”暴跌和股市近年来的大起大落,可谓互为表征。此前,A股市场先是在短短一年间从6000点跌至1600点,然后又从1600点爬升至3400点,用时不过八个月。除了资金推动的主因,发行节奏的控制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6月底,为了平抑市场,暂停了九个月的新股发行终于启动,并在试探性发行三只中小盘股后,直接切入了中国建筑这只超级大盘股。
中国建筑以其超大的融资规模,成为A股历史上第四大IPO,也是迄今为止今年全球最大的IPO。
中国建筑发行120亿股,,。这一定价引起了很大的市场争议。虽然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公司利润并不平滑,2006年至2008年,、。按中计算,。
与中国建筑处于同一板块的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目前对应的市盈率在30倍至35倍左右。
对此,中国建筑提供的解释称,2008年盈利不正常,参考意义不大。
不过,这一争议带来的压力在中国建筑上市首日有所化解。在大盘暴跌当中,中国建筑仍保持了比发行价高近60%的涨幅,这令中者专访时,中国建筑董事长孙文杰称,其发行价“比较稳健”。他认为,衡量中国建筑的价值应同时和房地产板块比较。截至2008年底,中方米,为其潜在价值。
从上市公告书看,保险资金热烈地参与了中国建筑的申购。除海通证券()、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中船重工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多家保险公司的11种产品并列进入了中国建筑发行后前十大股东行列。
因2007年11月中国石油上市首日疯涨而引发的对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以改善询价、申购机制,缩小一级和二级市场价差,促进公平申购为目的,从目前的案例来看难言成功。新股上市后累遭爆炒,四川成渝()上市首日最高价较发行价仍疯涨324%,比中国石油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防止新股上市首日遭到爆炒,沪深两大交易所都在事先为新股发行做了“保护”性措施。
7月2日,深交所在新股发行之前发布通知,修改了上市首日触发涨跌停限制的阀值的计算方法,以盘中成交价格较开盘价的变动幅度,取代盘中涨幅与开盘涨幅之差。股票将实行两档停牌制度,即当盘中涨幅或跌幅达到或超过20%和50%时,同时缩短停牌时间至每次30分钟。
上交所也同样做出了一定的警示性措施。7月21日,上交所发文提醒投资者,注意“操纵开盘价”等短线操作手法卷土重来,列举了该操作手法的几个特点,同时宣布近期已经锁定了一批有上述操作手法的账户。
但新股发行的爆炒行为依然故我。
7月10日,桂林三金()和万马电缆()挂牌上市,%%,盘中均触发涨停限制,尾盘收市价分别比发行价上涨约82%和125%。
同样,第三只上市中小板股票家润多()开盘就飙升104%,最高涨幅达到115%。
更加尴尬的是,IPO上市首日遭到爆炒的股票,不仅仅出现在中小板的小型上市公司,中大盘股上市被爆炒的程度甚至更加疯狂。
7月27日,融资17亿元的四川成渝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其后,该股在开盘价基础上再度上涨30%和100%
A股“抽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