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精品文档请下载)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兔
1、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猫。
2、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精品文档请下载)
3、兔:体表被毛(保温作用),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兴隆(在细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兴隆,四肢兴隆灵敏.(精品文档请下载)
4、跳跃是兔的主要运动形式(后退比前腿长且肌肉兴隆).
5、兔的食性:植物(草)。兔的身体分为:头、躯干、丝织和尾四部分。
6、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似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兔的盲肠兴隆,这和兔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狼、虎等哺乳动物还有锋利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也用于攻击捕食)。(精品文档请下载)
7、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构造。
8、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根本环境条件。
9、兔和人的内部构造相似,说明人和兔的分类地位很接近,同属于哺乳动物,但人的盲肠已退化,因为人是杂食性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四、空中飞行的动物—--家鸽
1、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蝙蝠、鸟类等.
2、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除了鸵鸟和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都擅长飞行。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精品文档请下载)
3、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兴隆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兴隆,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构造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才能强。⑦有兴隆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和
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精品文档请下载)
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才能、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4、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气囊辅助肺的呼吸。
5、鸟的羽毛分正羽(主要用于飞行)和绒毛(主要用于保温)。
6、家鸽口内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经咽、食管进入嗉囊。-——-进入肌胃(内有沙粒、小石子用于磨碎食物).(精品文档请下载)
五、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
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此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2、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精品文档请下载)
3、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外表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4、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精品文档请下载)
六、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精品文档请下载)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和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互相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那么相反】(精品文档请下载)
4、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精品文档请下载)
5、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和,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精品文档请下载)
6、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7、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和消化系统、呼吸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