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方案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1班共55人。 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和歌曲选择方面加深了难度, 这些学生都很喜欢 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 上的,也可以是如今流好三部轮唱。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1、节奏练习: 2、视唱练习 (!)、出示旋律:p2 (2)、练习一声部视唱. (3)、练习三部轮唱。(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感受歌曲 1、欣赏画面“黄昏情景”,同学们,这幅画中你看出了什么?能说一说吗?如我 们用歌声表达的话那就更美了,请听——-———。 2、听范唱《美丽的黄昏》,体会歌曲的速度、情绪。 3、学唱歌曲. (1)、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根据歌曲的情绪,给三个乐句加上渐强、渐弱记号,再唱一唱。 (3)、用不同速度演唱这首歌曲,说说表现的情绪和意境有什么不同。 (4)、第一遍齐唱,第二遍分三组轮唱。甲组先开场,唱至第二行时,乙组从头开 始;乙组唱第二行时,丙组从头开场. 4、完好演唱歌曲。(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综合练习 1、歌曲《美丽的黄昏》轮唱时,可用动作或队形变换来配合。 2、动作:为三个乐句分别想一个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 3、队形:按轮唱声部进入的顺序,用不同的队形,边走边唱。 (精品文档请下载)
四、欣赏《朝景》 1、初步听赏全曲。 2、试哼唱书上旋律,它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3、选择乐曲和小伙伴合作表演。(精品文档请下载)
五、小结
第四课时 《捉泥鳅》
教学目的
一、学唱歌曲《捉泥鳅》。在理论活动中体会到我们可以
“学习”泥鳅的本领。
二、认识四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
三、欣赏(童声合唱)“放风筝"。
第二单元 “唱游在森林”
教学内容:
听:“彼得和狼”“森林水车”“卡农歌”“第一交响曲”
唱:“绿色的祖国”、“银色的桦树林"
动:采集和分享
教学目的:
1、听赏交响童话《彼得和狼》的片段,初步区分出主人公彼得和动物朋友的有趣的音乐形象和不同的乐器的音色。(精品文档请下载)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和音乐活动的游戏、创编、表演。
3、学生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绿色的祖国》,理解演唱形式。
4、欣赏《森林水车》,让学生感受水车轮子转动的声音。
5、认识切分节奏×××,并运用在歌唱中表达奔放、欢畅的感情,学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感受大自然的美。(精品文档请下载)
6、运用歌声,体态律动表达无限深情的心情。欣赏《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生生合作学习。以多种方式来区分各种角色所用的不同音色。理解各种乐器的名称.(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难点:可以初步区分管弦乐的不同音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欣赏《彼得和狼》
一、唱游课导入:
二、欣赏:
牧场好大啊。牧场边的大森林里住着少先队员彼得和他的动物朋友,
当然还有狼呐。如今让我们去听一听、看一看交响童话《彼得和狼》的片段。
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来认识童话里的人物和动物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老师演示课件中音乐童话故事。学生欣赏一遍。(精品文档请下载)
好看吗?这个交响童话叫什么?里面的主人公是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