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不应放过,并把它及时记下来,很可能成为你作出成就的关键。
索引式、即写下有关的论文题目或书名等。在阵习中可能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看到某些东西感到非常有用,但内容却太多,上述三种笔记法又都不易采用.或者是这个内容,你本身就有这本书,所以也不必采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这个内容时,你却忘记了或找不到了。诸如此类问题,只要搞好素引,便可顺手拈来。自学成名的史学家陈垣曾说:“教学和研究要从目录学入手”,“目录学就好象一个账本,翻开账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所以,平时应把所有的资料,按照内容本身的性质搞出一个索引来,以备查用之便。
上述四种和笔记的方法,可视各人的爱好、条件而定。至于书和格式,记在笔记本、活页张、卡片、纸条上均可。假设是自己的课本、书刊,那么写在天头、地脚、篇末、段尾都行。也可在书中作些符号或标记。总之,,:
一是每张卡片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这样既灵敏,又不乱,便于分类整理装订成册。
二是每张卡片须注明资料来源、书名、篇名、版本、卷首、页码等,便于查找。
三是随着学习程度的进步,应注意积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深化。
四是一定要养成定期整理的习惯,按性质或需要把卡片编上页码,,又可在整理过程中使自己平时分散、零碎的知识系统、条理起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
2、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理解使用工具书的意义。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2、启发: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不可能门门知识都精通。要学习各种知识,就离不开书本和老师,工具书就是我们不说话的老师.
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一些常识。
1、先观察P4的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工具书,自己如今有哪些工具书,还准备购置什么工具书,框内中间两幅小图上画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告诉:购置、借阅工具书应去书店或图书馆专门的柜台或书架选择,,按类找到后,将要的工具书从书柜或书架上轻轻抽出来。
3、观察P5上部的两幅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4、口述怎样选择和购置工具书。
5、老师点拨:有礼貌,讲文明。
6、观察P5下部的图,谈谈这两位小学生是怎样使用工具书的。
7、讨论,总结:工具书的种类很多,用处很广。
三、分角色表演,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一名学生安静地在“书店”的柜台旁选择工具书。
2、他在认真听“营业员”介绍工具书。
3、他选中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到“收款台"交款。
4、他“回家"后阅读《去翻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不理解“温馨"这个词,用上了工具书,准确地理解了这个词语,并在书上摘抄了这个词的解释。
5、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使用工具书的各项根本要求,并努力运用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难题。相信今后同学们会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对待,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打好语文根底。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学生阅读材料,尝试做读书笔记。
2、训练使用工具书。
教学过程:
一、观摩优秀读书笔记,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
1、展示优秀读书笔记假设干份,让学生仔细观摩。
2、告诉:这些都是读书笔记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成果.
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引导尝试.
1、翻开课外阅读材料。
2、学生阅读材料,做读书笔记。
要求:⑴认真阅读材料.
⑵用上常用的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⑶要求不必太高。,只要能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三言两语,四行五行都可以。
3、老师巡视指导.
4、学生小组交流所做的读书笔记,互相取长补短。
5、展示。
6、小结,鼓励.
三、训练使用工具书.
1、拿出自备的《新华字典》。
2、出示“浩han”这个词语,知道了读音,却不会写“han”的字形,怎么查?这个词语什么意思?
3、出示“洋溢”这个词语,“溢”怎么读?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查的?
4、学生动手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