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实验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本讲稿第一页,共五十五页
(对应学生用书P129)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2.掌握螺旋测微器及游标卡尺的原理及读数方法.
3.会用示数如右图甲所示,( mm)测定某圆柱的直径时,卡尺上的示数如下图乙所示,可读出圆柱的直径为________mm.
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五十五页
[解析] 螺旋测微器读数时, mm,读取固定刻度上的数值时,要看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游标卡尺读数时应注意精确度、单位,读法为主尺读数加游标卡尺读数.
对图甲,读数是(8+×) mm= mm,
对图乙,读数是(42+6×) mm= mm.
[答案]
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五十五页
要点二 测量电路的选择
:安培表内接法和外接法. 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的讨论如下表所示.
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五十五页
(1)直接比较法:当Rx≫RA时用内接法,当Rx≪RA时用外接法.本实验一般选择3伏电源,3伏挡伏特表(内阻为3千欧或1千欧),(),金属丝电阻大约5欧~10欧,显然应取外接法,但待测电阻往往不很直观,这就需要用下面两种方法确定测量电路.
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五十五页
(3)测试判断法:当Rx、RA、Rv大约值都不清楚就用测试判断法.如右图所示,将单刀双掷开关S分别接触a点和b点,若看到安培表示数变化比伏特表示数变化大,则说明伏特表分流影响较大,应该选内接法;若伏特表示数变化比安培表示数变化大,则说明安培表降压影响较大,应该选外接法.
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五十五页
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五十五页
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五十五页
3.两种用法的选择
如果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够用,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必须采用分压接法:
(1)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要求从零开始连续可调.
(2)要求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大,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小.
(3)采用限流接法时限制不住,电表总超量程,用电器总超额定值.
在安全(I滑额够大,仪表不超量程,用电器上的电流、电压不超额定值,电源不过载)、有效(调节范围够用)的前提下,若R用<R0,原则上两种电路均可采用,但考虑省电、电路结构简单,可优先采用限流接法;而若R用≫R0,则只能采用分压电路.
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五页
(2011·天津)某同学测量阻值约为25 kΩ的电阻Rx,现备有下列器材:
A.电流表(量程100 μA,内阻约2 kΩ);
B.电流表(量程500 μA,内阻约300 Ω);
C.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100 kΩ);
D.电压表(量程50 V,内阻约500 kΩ);
E.直流电源(20 V,允许最大电流1 A);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kΩ,额定功率1 W);
G.电键和导线若干.
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五页
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填字母代号)
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以下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五页
[解析] 根据电源电动势先选择电压表,再根据电路中的最大电流选择电流表,根据电流表、电压表的内阻选择电流表内接法实验电路,为尽量减小实验误差,测量多组数据便于作图法处理数据等操作,滑动变阻器内阻远小于待测电阻,故采用分压式接法.
[答案] B;C ①电流表应采用内接的方法 ②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
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五页
(对应学生用书P131)
题型一 实验数据的处理
例1 某实验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探究一种金属丝的电阻率.所用的器材包括:输出为3 V的直流稳压电源、理想电流表、待测金属丝、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米尺、电阻箱、开关和导线等.
(1)他们截取了一段金属丝,拉直后固定在绝缘的米尺上,并在金属丝上夹上一个小金属夹,金属夹可在金属丝上移动.请根据现有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并连接电路实物图甲.
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五页
(2)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正确连接电路,设定电阻箱的阻值,开启电源,合上开关;
②读
高考总复实验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