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精选ppt
魏华
职称: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内分泌科主任
单位: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内分泌科
电话:**********
简历: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病学的中西医临床、教学与实验研究,在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诊治内分泌疾病尤其是en 推测由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减退(IGT)、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等构成的综合征的基础是胰岛素抵抗,称之为“X综合征”。
1995年
Stem提出“共同土壤学说”,认为胰岛素抵抗是上述疾病滋生的共同土壤,故又称胰岛素抵抗综合。
精选ppt
10
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过程-续
CHAOS
澳大利亚流行病学家主张将上述多种疾病归于一种综合征,也不认为高胰岛素血症一定就是引起其他症状的病因学基础。他们建议用CHAOS这一缩写,来代表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高血压(hypertension)、成年发病的糖尿病(adult-onset diabetes)、肥胖(obesity)和中风(stroke)。
1997年,
Zimmet等修订,它包括了一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症候群: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减退(IGT)、2型糖尿病、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血脂紊乱、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凝状态、脂肪肝、微白蛋白尿,瘦素抵抗和高瘦素血症等。
精选ppt
11
MS的工作定义有10余种之多
1999年WHO
以IR作为诊断的必要指标;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制定
2001年ATPⅢ
没有规定IR或肥胖作为诊断的必要指标
2005年IDF
以腹围作为诊断的必要指标,并规定了不同种族的标准
ATPⅢ 和IDF以临床筛选高危人群为目的制定,有强的操作性。
精选ppt
12
2005年IDF代谢综合征的工作定义
这一标准强调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性(以腰围进行判断,腰围的切点根据不同种族的切点)。
合并以下四项指标中任两项:
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或已接受相应治疗
HDL-C水平降低:男性<;女性<;或已接受相应治疗
血压升高
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5mmHg或此前已诊断高血压已接受相应治疗
空腹血糖升高
空腹血糖≥,或此前已诊断2型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 ,则强烈推荐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但是OGTT在诊断代谢综合征时并非必需。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2006. The IDF consensus worldwide definition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精选ppt
13
争议与共识并存关于MS的定义,诊断标准,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争议颇大
精选ppt
14
争议1:MS是否存在及是否应该为临床诊断?
ADA和EASD:不建议临床诊断MS
MS是一连串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混合,其诊断的医学价值不清楚
MS的心血管疾病危险不大于各部分的总和
针对MS的治疗亦与针对各成分的治疗相同
AHA/NHLBI,IDF确认支持应用MS临床诊断,IDF并出台MS全球共识
精选ppt
15
争议2:MS的病因或核心环节是中心性肥胖还是IR?
AHA/NHLBI,IDF,ATPⅢ
强调中心性肥胖作为首要的致病因素
ACE/AACE,WHO
强调IR的核心作用
ADA/EASD
不认同MS,认为MS缺乏统一的致病因素
IDF
由于肥胖和IR密切相关,区别两者的因果关系困难,故IDF认为MS病因不明,中心性肥胖和IR可能是其基本病因。因此提出肥胖是MS的始动因素,而IR是MS的中心环节
精选ppt
16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
肥胖是预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对中国香港人的调查表明BMI<23kg/m2心血管危险性最低,BMl 23~≥25kg/m2,,
肥胖是心血管危险性的决定因素。
动物模型的研究显示高胰岛素血症先于肥胖发生,肥胖之后出现胰岛素抵抗,对人类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精选ppt
17
对MS的共识
尽管存在多种争议,但ADA,IDF等各重要国际组织仍对以下达成共识:
某些“代谢性“危险因素倾向于共同存在而非机遇所致
这些危险因素单个或多个联合作用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在发现一种危险因素后要主动寻找其他危险因素,一并予以干预
MS并非单一因素所致的,界限清楚的疾病单元
精选ppt
18
目 录
胰岛素抵抗的定义与内涵
1
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评估
2
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治疗
3
胰岛素治疗中的胰岛素抵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