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辛夷坞 王维诗词赏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辛夷坞 王维诗词赏析
  王维《辛夷坞》赏析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如同一幅幅精致的忙,人来人往,此时此刻尽然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不正活画出郭给事为官的闲静吗?
  王维作诗,擅长抓住自然界中平凡无奇的景或物,给予它们某种象征意义。“省中啼鸟”,看起来是描写了景致,其实,是暗喻郭给事政绩卓著,时世太平,以致衙内悠闲。虽是谀词,却不着一点痕迹。
  五、六两句,干脆写郭给事本人。早晨朝服盛装,恭尊敬敬地去上朝面君,黄昏捧着皇帝的诏令向下宣达。他那恭谨的样子,有一个“趋”和一个“拜”字生动地描写出来了。“晨”、“夕”两字,那么使人感到他时时紧随皇帝左右,处于怎样一种令人嘱目的地位!从全诗构造看,这里是极扬一笔,为最终点出全诗主旨作好打算。










  诗的末两句作了一个急转,从谦恭的语气中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意向:我虽想勉力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还是让我辞官归隐吧!这是全诗的主旨,集中地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唐人的许多酬赠诗中,往往在陈述了对酬者的仰慕之后,马上表达希望引荐提拔的用意。然而王维此诗,却一反陈套,使人感到别开生面。
  王维《酬张少府》赏析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怀。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这是一首赠友诗。题目冠以“酬”字,当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王维再写此诗为酬。
  这首诗,一上来就说,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什么事情都冷眼旁观了,乍一看,生活看法消极之至,但这是外表现象。细致推求起来,这“惟好静”的“惟”字大有文章。是的确“只”好静呢,还是“动”不了才“只得”好静呢?既云“晚年”,那么中年呢?早年呢?为什么到了晚年变得“惟好静”起来呢?底下三、四两句,透露了个中消息。
  王维早年,原也有过政治理想,在张九龄任相时,他对现实充溢盼望。然而,没过多久,张九龄罢相贬官,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贞正直之士一个个受到排斥、打击,政治局面日趋黑暗,王维的志向随之破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情愿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自顾无长策”,就是他思想上冲突、苦闷的反映。他外表上说自己无能,骨子里隐含着牢骚。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未受到迫害,事实上还升了官,但他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却越来越加深了。出路何在?对于这个正直而又懦弱、再加上长期承受佛教影响的封建学问分子来说,自然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旧时的园林归隐这一途了。“空知返旧林”的“空”字,含有“徒然”的意思。志向落空,归隐何益?然而又不得不如此。在他那恬淡好静的外表下,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还是依稀可辨的。










  那么,王维接下来为什么又确定、赞许那种“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呢?联系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事实上是他在苦闷之中追求精神解脱的一种表现。既含有消极因素,又含有与官场生活相参照、隐示厌恶与否认官场生活的意味。摆脱了现实政治的种种压力,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逍遥自在,闲情逸致,这是多么令人舒心舒心啊!“松风”、“山月”均含有高洁之意。王维追求这种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说他躲避现实也罢,自我麻醉也罢,无论如何,总比同流合污、同流合污好吧?在前面四句抒写胸臆之后,抓住隐逸生活的两个典型细微环节加以描绘,呈现了一幅显明生动的形象画面,将松风、山月都写得似通人意,情与景相生,意和境相谐,主客观融为一体,这就大大增加了诗的形象性。从写诗的艺术技巧上来说,也是很高超的。










辛夷坞 王维诗词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森森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