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K二级语法总结
第一课 词语重叠
1、动词
单音节动词: A AA\A一A A了A
看 看看\看一看 看了看
双音节动词: AB
从某方面提出话题,是一种举例子的方法。
十八、对+ 某人某事+来说
从某人某事的角度来看某个问题。
十九、在 +指认的名词或代词+看来
说明某些人或某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二十、为+名词\名词短语+所+动词
“为A所V ”意思是“被AV”
注意1、“为”后宾语不可少。
2、“为A所V ”的结构,“所”后动词为双音节动词,动词后不能带其他成分。
二十一、为 +名/动 而 +动
表示为了某桌那个目的做一件事
注意:书面用语,口语说成“为”或“为了”
二十二、不知(道).......(才)好
表示遇到某种情况时,想不出办法或不能决定怎么办
二十三、跟+人称代词/名词(指认).......过不去
表示为难某人,是某人为难或难堪。
二十四、应+人/组织+ 的邀请
表示接受......的邀请
注意: “应......的邀请”前者要说明发出邀请的人是谁;
“应邀”不说出邀请人。eg:我们应邀去他家做客。
二十五:不+ A+ 不+B
表示适中、合适。
注意:A和B 多是单音节形容词和方位词。
二十六、动1+来+动2+去
表示动作的多次重复或连续不断。
注意:动词1和动词2多为同一个动词,有时为两个近义动词。
二十七、说+ 动+就+动
表示想到要干什么马上就干了,或某种情况会随时发生。
注意:1、“就”表示马上
2、前后动词都一样。
二十八、忽+A 忽+B
表示:表示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变化不定。
注意:A和B 是两个意思相反的单音节形容词。
二十九、各+A +各+B
表示数量多、品种齐全。
注意A和B 是相近的单音节名词。
三十、或A 或B
表示某种情况肯定存在肯定会发生,只是程度不同。
注意:意义相对的单音节形容词,比如:早晚,多少,迟早。
三十一、A的A,B的B
表示用这样的,有那样的,各不相同
注意:“的”字前后动要相同的动词、形容词或动宾短语。
三十二、东+A+西+B
表示互相没有关系的情况交替不断,常有“又多又乱”
三十三、左+动1+右+动2
表示同类行为从不同的方向多次重复。eg:左思右想,左看右看,左找又找
注意:动词1和动词2相同或意义相近的单音节动词。
三十四、时 A+时+B
表示相反或相对的现象或事情在一定时间内交替发生。
eg:时好时坏、时高时低、时冷时热
三十五、没A+没B
强调没有
eg:没吃没喝、没完没了、没大没小
三十六、一A+一B
表示两种相反、相对的情况
eg:一大一小、一前一后、一问一答
第三课 语尾助词
一、“了”
1、表示新情况的出现、变化的发生,表示事件的完结;
eg:肯定:秋天了,果子熟了。
否定:明天不休息了。
注意:1、表示动作一直在进行,比如:他一直在房间里。
2、表示一种经常性的情况,比如:我们每天在这儿吃早饭。
3、表示现存的状态、性质或情况,比如:他现在住在一号楼。
4、表示过去完成的“是......的”句子,比如:这是20世纪80年代盖的楼。
二、疑问句句尾的语气助词
1、“吗”
陈述句+(吗)?
注意:是非问句的疑问词是“吗”:A:陈述句+(吗)? B:是/不是
2、“呢”
(1)疑问代词(谁、怎么、什么、哪等)+句子其他成分+呢?
表示加强语气。
eg:这个题怎么做呢?
(2)名词性成分+呢?
表示:“......在哪?”或“.......怎么样?”
eg:我的作业本呢?
开始他不同意,后来呢?
(3)是A呢,还是B+呢?
可以用在选择疑问句两个选项之后,使语气委婉缓和。
eg:我现在是去买东西呢,还是做菜呢?
(4)A不/没A +呢?
还可以用在正反疑问句句尾,表示不确定的语气。
eg:我昨天来了,他来没来呢?
3、“吧”
陈述句+吧?
是非问句中,表示猜测。
eg:他大概已经八十多岁了吧?
4、“啊”
用于选择疑问句或正反疑问句中,有询问事情到底如何的意思。
eg:你想吃包子还是
HSK二级语法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