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
定义:新生儿时期,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临床上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黄疸。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沉淀在脑基底核,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肝
白蛋白
血红素
肝血红素蛋白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胆红素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
(胆汁郁积)
胆红素
葡萄糖醛酸
肾
由尿排出
由粪便排出
尿胆原
肠
白蛋白
胆红素
胆绿素
还原酶
血红素
珠蛋白
血红蛋白
血红素
加氧酶
胆绿素
骨髓
成熟中红细胞破坏、
肝内含有亚铁血红
素的蛋白质
(旁路胆红素,
占15%~20%)
胆红素
|
白蛋白
网状内皮系统
衰老红细胞破坏
占80%~85%
UDP
UDPGA
胆红素形成、代谢和排出途径
新生儿胆红素的特点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大部分足月儿在生后 2~3天出现黄疸,5~7 天最重,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一般情况良好。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7umol/L(15mg/dl)作为生理性黄疸的上界目前认为欠妥,因较小的早产儿即使胆红素<171umol/L(10mg/dl)也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
病理性黄疸的表现
1、黄疸出现过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进展快,每天增长>85umol/L(5mg/dl) ;
3、黄疸程度重,超过>205~ (12-15mg/dl);
4、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
5、 结合胆红素升高,超过>26umol/L()。
6、 黄疸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
病理性黄疸的病因
感染性: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等
非感染性: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遗传性疾病、药物性黄疸等
尿胆红素(–)
尿胆原(+)
粪(尿)胆原
结合胆红素
网状内皮系统
大量溶血
血红蛋白
刺激造血系统,
网织红细胞>5%
血液
总胆红素其中非结合
胆红素比值80%以上
溶血性黄疸的发病机理
肝细胞性黄疸的发病机理
尿胆红素(+)
尿胆原(+)
血液
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
网状内皮系统
红细胞
血红蛋白
非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肝细胞坏死)
坏死肝细胞对胆红素的
摄取、结合、排泄均有
障碍
粪( 尿〕胆原
梗阻性黄疸的发病机理
尿胆红素阳性,
尿胆原缺如或减少
结合胆红素积聚
胆道系统阻塞水平
网状内皮系统
红细胞
血红蛋白
非结合胆红素
血液
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4388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