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共创大业
康晴华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满两周年。两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框架下,南汇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个“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港口城市初现轮廓;建成上海的国际航空港和国际海纳百川 共创大业
康晴华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满两周年。两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框架下,南汇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个“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港口城市初现轮廓;建成上海的国际航空港和国际航运港的综合基础已经奠定;作为上海“南大门”的城市形象初步确立;经济特色和产业优势进一步突出。面对一个生机勃勃得天独厚的大环境,外经委按照南汇区委、区府的总体部署,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充分利用“两港”和上海临港新城产业区的开发建设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对外贸易出口,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提高政府服务功能,使南汇在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等方面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南汇的功能定位要求,外经委积极配合“两港”和临港新城产业区的开发建设,认真研究产业链的配套,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以扩展第三产业为重点,在第二产业吸引外资功能的基础上,大力拓展三产、一产吸引外资的空间;以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为重点,积极鼓励和引导外资项目投向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零配件产业、新型建材、港口物流等新兴产业;以大项目为重点,大力吸引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中的关键企业落户南汇,实现延伸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同时聚焦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主动出击,进行境外招商,通过组团出访等形式,扩大南汇投资的知名度,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机构来南汇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等,以此来提高南汇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档次,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为形成产业聚焦效应,外经委积极鼓励和引导工业类外资项目向“1+9”工业园区集聚,使各工业园区在按照“一业特强、多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和产业规模,形成“园区整体招商”及“产业链招商”的新格局,全面推进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进程,提升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能力。
统计显示,2003年1月~12月份,南汇共批准外资项目167个,合同资金50843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5个。在引进的项目中,第三、第一产业得到有序发展,获准的企业中,第三产业合同外资6574万美元,第一产业合同外资51万美元,而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合同外资44218万美元,与此同时,工业园区集聚效应发挥明显,通过对全区工业园区的整合,“1+9”工业园区引资势头得到快速增长,2003年1月~12月份,共引进外资项目109个,合同资金38808万美元,分别占全区总额的94%和76%,成为全区招商引资的一大亮点。
与招商引资相比,南汇的出口创汇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1月~11月份,,同比增长45%,,同比增长40%。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外贸出口已不是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的专利,由于政府部门降低了出口经营申请的门槛,一些有竞争能力的民营企业冲到了外贸出口的前沿。2003年,全区申报自营进出口经营权企业54家,获准的企业有50家,全区累计批准的自营进出口企业达到了155家
海纳百川 共创大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