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
鸡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
鸡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
鸡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
品种决定了生产潜力的大小,而科学饲养管理则是挖掘这 一潜力的有效工具。饲养管理水平高,鸡群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产潜力;反之,即使品种再好多采用人为控制,即根据温度计和雏鸡的表现来认为调节。
2. 湿 度
湿度对鸡的影响不象温度那样严重,但是当湿度过高或者过低时,-65%,前10天湿度稍高,以后要低。若要提高湿度,在火炉上放一盆水蒸发或者在地面、墙壁上喷水;降低湿度加大鸡舍的通风,降低密度。
3。 空 气
鸡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
鸡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
鸡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
空气主要是指育雏舍内的空气新鲜程度。鸡粪发酵产生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等一方面会降低舍内氧气的含量,也会对雏鸡产生直接的危害,经常患眼病和呼吸道类疾病。保证鸡舍内空气新鲜的方法是通风,分为自然和机械通风2种方式。作为小型鸡场,多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在中午或者天气暖和的时候打开门窗,,可通过人的感觉来判断。当人进入鸡舍感觉舒服,没有刺激性的气味或者刺激性气味较小时即可认为空气新鲜.
4。 密 度
育雏时要保持合理的密度,密度过大和过小均不利。平育育雏的密度为每平方米13-15只,笼育1-2周龄时密度为每平方米60只,3—4周龄时密度为每平方米40只,5-6周龄时密度每平方米30只.
5. 光 照
光照对育雏的影响较小,初期的光照为了让雏鸡适应新的环境,认识采食和饮水的位置,多采用全光照或者每天23小时光照。后期白天采用自然光,晚上饲喂时开灯,其它时间不照明。
(四)育雏前的准备
1。 确定育雏时间
从近几年的经验来看,每年的9月份到来年的1月份是鸡蛋价格较好的时期,因此选择2-3月育雏(最晚不超过5月),经过5个多月的时间,8-9月分开产,10—11月进入产蛋高峰,-3月育雏,雏鸡教健壮,气候干燥,有利于雏鸡生长发育。
2. 预定雏鸡
选择信誉、技术较好的鸡场,预定数量超过预计成鸡数的5%。
3. 育雏室的准备
进鸡前,将育雏室彻底清扫,地面用2%的热火碱水冲刷,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所有用具用消毒剂洗刷干净,育雏室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24小时,24小时后打开门窗换气,待育雏室无明显刺激气味时进鸡。
4。 试 温
进鸡前2天,将育雏室内的所有条件调到育雏所需要的标准,尤其是温度,,待鸡进入后水温基本上接近室温。
5. 药品及疫苗的准备
育雏阶段准备的药品有痢特灵、环丙沙星、土霉素、青链霉素等,疫苗有新城疫、传支、传染性法氏囊等,注意按照要求保存.
(五)育雏期的管理要点
1. 饮 水
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先饮水(先前烧的开水已经冷却至室温).有的在饮水加入中5%的葡萄糖或者抗生素,还有的引用0。01%,倡导消毒。进鸡后的第一个周饮开水,1周后饮自来水。水要求清洁,不能断水,每隔2小时换1次水.
鸡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
鸡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
鸡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
2. 喂 料
雏鸡的第一次喂食叫开食或者开饲。开食的时间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饮水后2-3小时,当2/3的雏鸡有求食欲望时即可开饲。开饲的做法将湿拌料洒在塑料布或者料盘上。雏鸡吃完收起,防治雏鸡在上面排粪。进鸡后的前两天2-3小时饲喂1次,以后每天饲喂5—6次。前三天的饲料为60%的煮熟的小米(8成熟)加上40%的配合饲料搅匀,3天后改为配方饲料。
3. 称 重
为了掌握集群的发育情况,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定期称重。称重时应该随机抽取,数目不应少于50只。每一品种都有自己的标准体重和饲料消耗,可以据此进行饲养管理。
4. 断 喙
断喙的目的时为了防治啄癖,节约饲料,促进生长。生产上一般断喙2次,第一次在6-9日龄,上喙断去1/2,下喙断去1/3;第二次断喙在120日龄左右,此次断喙主要去掉上次的再生部分。
断喙时应注意:阴雨或热天不断喙,,其它维生素要加量。
5。 观察鸡群
每天对雏鸡进行耐心细致的观察,主要观察3个方面:看精神状态、看饮水和食欲、看粪便。发现病鸡,及时拿出到兽医部门进行诊断。
6. 建立严格的卫生预防制度
每周带鸡消毒1次,喷雾的高度离鸡背部20-30厘米,各种预防性投药按照程序进行.
7. 免 疫
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支等免疫预防.
(六)育雏效果的检查
检查育雏效果的好坏主要通过成活率、体重、均匀度等指标来表示。良好
鸡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