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教学设计六(2)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出示软件,播放 “海报 ”)内容如下:我校雏鹰电视台招收为故事《丑小鸭》配音的小演员,欢迎广大学生踊跃参加。
:配音需要把课文读得流利、动听
《丑小鸭》教学设计六(2)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出示软件,播放 “海报 ”)内容如下:我校雏鹰电视台招收为故事《丑小鸭》配音的小演员,欢迎广大学生踊跃参加。
:配音需要把课文读得流利、动听,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别人。故事读得流利,我们已经做到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谁能读得动听,打动听众的心。
自行探索,感悟课文
(自由读,同桌评读,小组轮流读,轻声读),看看有什么感受。
?小组内先交流一下。(通过表演或读一读表达感受)
小组交流,汇报体会
《丑小鸭》出生时的影碟,让学生说说丑小鸭出生时的样子,体会其 “丑 ”。并复述第1、2自然段的内容。
,汇报感受。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读后说说这一段落给你什么感受。(小组间相互补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或表演来汇报)
“讨厌 ” “欺负 ” “孤单 ”,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讥笑 ”和猎狗 “追赶 ”,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悄悄过日子 ”来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这句话,体会丑小鸭高兴、愉快、激动、幸福的心情。
拓宽空间,升华认识
“丑小鸭 ”来到你的身边,你会对它说些什么?
“丑小鸭 ”变成 “白天鹅 ”后,见到了 “鸭妈妈 ” “哥哥 ” “姐姐 ”会说些什么?
配音竞赛,评选配音演员
。
。
。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例4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
(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按照“0”、“·”、“8”、“0”的`次序按键。②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
(4)尝试计算。
(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②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③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④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
2、完成“试一试”
(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
(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
[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
《丑小鸭》教学设计六(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