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树和大松树》
一、教材分析: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1) 自由认读词语。
(2) 指名认读词语。(读准第二组词语中的轻声,并能区分伯伯和爷爷的辈分)
(3) 去掉拼音你还能认识字些字吗?(利用开火车、齐读等方式认读不带拼音词语。)
(4) 选用自己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初读环节学生肯定会遇到难度不同的障碍,通过多种认读方式,使学生扫清生字障碍,理解课文内容,并把课文读通顺到达流利。】
过渡:刚刚字宝宝跑出来和我们做游戏,如今他们又回到了课文中,让我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看书上的插图,自己试着读懂课文,并标出自然段。(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座高山。)
(三)、精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习第一小节:(投影出示第一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师在黑板上画一座高山)
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弄清小松树和大松树的位置)
(2)出示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图片:它们长在哪儿呢?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
空 (请
一学生到台前,把小松树贴在山顶上,大松树贴在山脚下。)
(3)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一小节。
过渡:
(师边描绘边画简笔画)大家看,小松树站在山顶上,每天看着太阳公公从东方渐渐地升起来,白云姐姐在空中自由地漫步,还看见了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
假设你就是这棵小松树,你会怎么想?(自由交流)
【充分挖掘课文潜在资源,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为体会小松树因为站得高看得远而得意的心情做铺垫。】
师:是呀,小松树每天都能看到这么壮观的风光,心想:我就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它回头一看,看到了山脚下有一棵大松树。小松树会对大松树说些什么了,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二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谁来读第二小节。(指名读)
出示句子: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
师:老师觉得“喂”这个字读得还不是很有味道!老师用“喂”来说一句话,你就会明白“喂"应该怎样读?
师对着学生说:喂,把你的铅笔借给我用用!你愿意借铅笔给我用吗?(不愿意)
师:这是为什么?(没有礼貌)
【这一环节,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联络实际,从而更好地体会小松树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神态,为感情朗读奠定根底.】
师:那小松树这样对大松树说话,你觉得小松树怎样?(小松树对大松树没有礼貌。)
那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很远”这个词学生读得不够到位)
师:小松树看得还不够远,你能让小松树看得再远些吗?
学生读完了这个小节。
(3)面对没有礼貌的小松树,大松树为什么没有答复?(自由说)
【“学而不思那么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应该从一年级开场培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大松树没生气?(在图上看到的)
师:真了不起,你有一双擅长发现的眼睛。
(4)学到这儿,你还愿意和小松树交朋友吗?(不愿意)
(5)齐读第二小节。
【本环节中,老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感悟。】
过渡:小松树的话被
小松树和大松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