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站事迹材料.docx广播站事迹材料广播站事迹材料抓队伍建设树服务品牌短短两年的时间,名不见经传的绣惠镇广播站有线电视入网户由 4000 户发展到 8300 户,全镇有线电视入网率在 52% 以上。固定资产 520 万的广播强站。广播站由小到大,由大到强均得益于该镇推行的“服务在群众身边,管理在服务中间”取得的结果。广播站坚持以发展为目标,以服务为核心,以管理为手段,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叫响服务品牌,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一、建章立制,狠抓班子队伍建设广播站服务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客户。本身就是服务性行业,作风不正将直接影响到广播站的发展。广播站首先制定出新的工作标准,公开服务承诺,从接电话文明用语到督查维护反馈整个工作流程都有详细工作标准,并建立起一套与之匹配的监督约束机制。设立光荣榜和过失栏,建立奖惩机制,及时开展业务能手和爱岗敬业标兵评选,并与奖金和岗位挂钩,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站长率先垂范,带头执行,一年中,第一次违规,经济处罚 50 元,第二次违规,予以除名。奖罚分明的规章制度,调动了职工的干劲,有力地转变了工作作风。广播站的工作局面发生根本性转变,直接带动客户群的迅速攀升。广播站一班人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大胆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广电网络包片负责制,各片队长竞争上岗,择优聘任, 在定岗员的基础上,各片队员与队长优化组合双向选择。从而在全站营造起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竞争机制,新制度的推行极大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整个广播站成为一个团结奋斗、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战斗集体。统思想、正作风、抓队伍,取得明显效果,使广播站脱胎换骨,彻底改变松懈、散漫的旧面貌。二、优质服务,一诺千金,叫响服务品牌让用户满意是广播站的庄严承诺,为使服务落到实处,广播站从规范服务入手,向社会公布广电 110 热线“ 3487111 ”, 24 小时全天候服务。无论是信号有问题,还是电视机有故障,电话随叫随到,上门服务,风雨无阻。同时,该站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质量,重点从热线文明用语、入户三不准、维修反馈三方面规范服务行为,叫响服务品牌。“这里是绣惠广播站……你的门牌是多少,1 小时内我们会安排人员上门服务”,规范、文明的电话用语,无形中拉近了与客户距离。在员工入户服务过程中,制定了“三不准”措施,即不准在客户家吸烟;不准在客户家吃饭、喝酒;不准在客户家喝茶、吃东西。违规者一经查实,第一次经济处罚 50 元,第二次给予辞退。同时,该站积极推广这些看似平常不过的小事,却成为广播站内的硬杠杠,这似乎不近人情味的规章,竟成为广播响当当的品牌。群众对些赞不绝口,一位 80 多岁的老婆婆说起广播站的职工激动的说: “这些同志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修好电视连口水都不喝, 真像当年的八路军”。广播站围绕精细服务的目标,学习海尔服务模式,为上门服务的职工配备了工作包,包里有反馈单、毛巾、垫布、抹布等工具,在安装和维修过程中,把垫布放在桌子或椅子上,以免踩脏客户家具。由于农村群众平时很少擦电视,维修人员坚持用专业纸巾擦拭一番。最后用自带的抹布将客户家具重新擦拭一遍,由客户填好反馈单,交回广播站存档备查。为有效监督服务质量,广播成立了以站长为组长的回访小组,定期不定期的对客户进行回访,听取客户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从一张张回访单中可以看到近年来,群众对广播站的服务满意率高
广播站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