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措施分析.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措施分析.doc1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措施分析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 2015 年1 月~ 12 月我院收治的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患者 63 例,分析心肌梗塞部位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并予以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相应的护理监护。结果 63 例患者中,前臂、侧壁和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有 37例, 其中有 23 例患者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下壁、后壁与右室心肌梗塞患者共有 26 例,其中有 9 例患者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结论在对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率失常患者进行护理监测时, 需以患者的心电图情况, 心律失常特点和表现为参照,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检测;护理心律失常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常见并发症, 该并发症发生后, 不仅会进一步损害缺血心肌, 导致心功能恶化, 还会影响预后效果, 导致病死率的升高[1] 。但在对患者进行检测护理时,需注意急性心肌梗塞部位不同, 心律失常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监测和护理的侧重点也有一定的差异[2] 。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以 2015 年1 月~ 12 月我院收治的 63 例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 )制定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加本次研 2 究。 63 例患者,男 38例,女 25例, 年龄 41~ 74岁, 平均年龄( ± ) 岁,包括 14 例前臂和侧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23 例广泛前臂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9 例下壁和后壁心肌梗塞患者和7 例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塞患者。 方法在患者入院后,安排住入冠心病监护病房,予以常规对 18 导联心电图检查, 并做好记录, 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予以患者模拟Ⅱ导联心电监护, 一旦患者出现心律失常, 则即刻记录为实时心电图, 或冻结打印心电波, 之后对所获心电图或心电波进行分析核实, 以排除干扰和误差。之后, 以患者的实际疾病情况为参照, 予以患者对应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治疗。 观察指标对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深入探讨。 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 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 95% 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 % )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 检验;以 P<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3 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 37 例患者心肌梗塞部位为前臂、侧壁和广泛前壁,其中有 23 例( % )患者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另有 26 例患者的心肌梗塞部位为下壁、后壁和右室,其中有 9 例( % )患者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与心律失常的关系见表 1、表2。3 讨论 3 急性心肌梗塞发生不同, 心律失常的特点和表现也有所差异, 在对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监护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前臂、侧壁和广泛前臂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的监护急性心肌梗塞发生于前臂、侧壁和广泛前壁时, 冠状动脉右前降支会出现堵塞现象, 导致心脏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 进而引发心肌严重缺血, 致使束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塞者心律失常的监测和护理措施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edkcbx064
  • 文件大小103 KB
  • 时间2017-02-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