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旧军团”
冯庆艳 国内彩电巨头重回智能手机领域,新一轮搏杀不仅箭在弦上,而且已然听到弦响。
戏剧性的一幕正在上演。昔日国产手机巨擘科健在面临破产重整之际仍然于10月22日发布了巨亏的第三季度财报,与此同时戏”:军人气质、霸气外露的倪润峰,沉稳内敛、心思缜密的赵勇,以及行事作风硬朗、个性彰显的“手机狂人”万明坚,三个并不存在完全交集的人,却支撑着长虹在手机领域的一路探索、厮杀,直到迎来智能手机打开手机领域群雄逐鹿的“第二春天”。
长虹于2004年国产手机遭遇滑铁卢的悲惨寒冬开始做手机,与之前的境况相比,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无疑是智能手机市场这块巨大且待分的蛋糕,充满着无限的诱惑。
长虹现任掌门人赵勇虽外表谨慎内敛但他在机会面前更有冒险精神。他深刻地意识到,智能手机关键的因素在于人才和技术,从去年开始,长虹就以百万高薪广招各类高科技人才,组建智能手机的研发团队。
让人更为吃惊的是,从去年开始,长虹就在绵阳市政府的撮合下频频与富士康洽谈合作事宜,而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合作事宜就“瓜熟蒂落”。今年10月20日,第十二届西博会期间,绵阳市、长虹集团与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台湾富士康科技集团在绵阳国家科技城投资推介会上正式签署了“智能手机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总投资将达5亿美元,主要涉及智能手机的联合研发、制造和销售。
至此长虹欲借力富士康这个最大的代工企业以分羹智能手机的意图不言自明,而康佳、TCL更是高调发布智能手机相关的规划和目标。
彩电企业进军智能手机领域恐怕是目前状况下必走的一步棋。“彩电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仅依靠一个主营产品来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走多元化的道路,而与彩电关联度颇大的智能手机,成了彩电企业在彩电市场总销量增速放缓之际的不二选择。”家电业内分析师梁振鹏如是说。
长虹手机官网中的经营业绩显示,长虹手机的年销量从2006年的300万部,到2007年的500万部,2008年的700万部,再到2009年的750万部,每年步步攀升,长虹的手机业务正在朝前大步走去。
然而,从规模上讲,兄弟公司康佳2009年销量直逼1000万部,TCL全年手机销量更是达到了1612万台,作为后起之秀的长虹竞争对手林立。
不过,令彩电企业们颇为激动的是,终于在7年积累之后,迎来了智能手机引爆的“手机第二春”。
前景凶险
今年初,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麦克阿布拉姆斯基做了一个调查,该调查显示,%的人拥有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空间依旧处于空白状态。而另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发表的研究报告称,随着新兴市场对低价格和低端手机需求的增长,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占全部手机市场的比例预计将超过50%。
这两组数据摆在一起不言自明,多年来迟迟等不到机会的彩电巨头们无法对此视而不见,更何况,这个蛋糕在如今来说,虽有65%的利润比例被苹果一家独霸,可充满着爆炸性增长的市场特性注定这个领域将不再太平。康佳通信在召开的2011年战略发布会上正式宣布了智能手机发展战略,,凸显了康佳在智能手机上的决心。2011年11月26日,记者了解到,康佳手机在当天正式面对全国渠道经销商发布了十余款智能机产品以及2012年的智能产品战略。
康佳通信科技公司总经理李宏韬表示,截止到2010年12月份,康佳手机2010年销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台。而2011年,康佳手机计划实现销量1500 万台,达到50%的增长速度。
年销售量破千万台,是评判一个手机品牌是否有资格进入世界级手机品牌阵营的标准。在过去几年中,国产手机品牌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挺进,但能达到、超越并稳定增长的企业寥寥无几,如今这一梦想在低调的康佳手机身上得以实现。
实际上,国产手机虽然坐拥中国8亿的手机用户保有量,分享人口红利和巨大的内需市场,但纵观一批批轮番走上前台的手机面孔,大多是引领风骚两三年,然后逐步走向沉沦,国产手机在业界看来,是扶不起的阿斗,更遑论与诺基亚、苹果、摩托罗拉、三星、LG等手机巨头并肩。康佳此次低调超越,并跻身千万级手机品牌俱乐部,是国产手机品牌的一次冲顶之作。
“这是一次马拉松式的赛跑,中间有掉队,有汗水,更有教训,也交了不少学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宏韬感叹道,这就意味着,康佳手机作为国产手机品牌的代表,已经正式迈入世界级手机品牌阵营。而之前能站在这个数量级的舞台上的,除了国内的中兴通讯、华为两家以通信设备见长的厂商外,也只有TCL、天语曾摸到这一层级的天花板,但也遭遇过瓶颈。
业内人
手机“旧军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