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思想现状调查
*村位于*市习家店镇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丹郧公路穿境而过,村域广阔,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1681人。村两委会实行交叉任职,村干部共4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人,初中文化程度的1人。改革开放以来,新老一,收入2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在自己富裕起来的同时,他还积极为村民提供优良品种、技术、肥料和信息等服务,带领桔农组建柑橘专业合作社,实现柑橘产业种植、管理、销售一条龙服务,为柑橘产业健康发展开辟一条新途径。此外,带头大力发展养殖业,在原有养鸭、养猪、养牛的基础上,开发了80亩龙虾水产养殖,实现群众多渠道增收。
3、“老无所养”成为后顾之忧
现在很多人挤破脑袋想要进入国家公务员的行列,就是因为国家公务员有可靠的待遇保障。而村干部则不同,他们没有和工作强度相对等的待遇保障。就*村而言,现任的村干部平均工作年限为10年,每年的工资人均3500-5000元左右,对于他们来说养家糊口都难。但他们把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用在了为人民服务上,当别人在“谋小家”的时候,他们却在想“大家”。在对离职的村干部建立的保障中,明确规定只给予工作在20年以上的村主职干部每年1000元退养补贴,其他副职村干部则没有任何保障。习家店镇现有离退职村干部281人,享受到该项政策的仅有67人。这就造成绝大多数村干部面临一种“老无所依”的现实与恐惧,在思想深处形成“梗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的积极性。
4、素质不均形成观念差异
受历史条件和现有村干部任用机制的影响,现有的村干部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如凤毛麟角,大部分人是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加之年龄结构普遍偏大,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有一些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谋划与导向上存在思想观念上的禁锢与约束,不可能或者很难自主产生开拓性、开创性的举措。在同一个村的干部中间,因素质不均同样也形成观念上的差异,“经验主义”和“开拓精神”的现象大范围存在,表现出来就是内部的观念不一致、思想不统一、内部不团结。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村,“经验主义”往往占上风,“开拓精神”抬头乏力,成长艰难,导致的结果就是经济发展受到牵制,与其他村的差距越拉越大,影响了地方的整体发展速度。
二、关于村干部思想现状的几点思考
1、选拔任用是提高村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把关口
现在群众选拔村干部时,受自身素质的制约,他们在选举时不一定有长远和发展的眼光,很大程度是看这个干部的威望、工作年限长、有经验、熟悉好办事等,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很难把富于活力与开拓精神的年轻人选到干部岗位上来。陈家湾村就出现过老干部想离职而连续两届离不了的情况,群众不了解、不信任年轻人。去年,镇公开招考村后备干部,思想素质及自身素质普遍不高,进入面试后进行演讲比赛时,有一名青年被领导问的紧张的说不出话。可见,现在的农村,不是缺乏改革创新的活力,而是缺乏拥有这种活力的人才。在现行的村干部选拔机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地方党委和村民,因此,我们应该从建立健全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加强对群众的引导和教育两方面入手,给农村有志文化青年提供一个发展平台,给地方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2、待遇问题是左右村干部思想积极性的砝码
“利益驱动”永远是最有
村干部思想现状调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