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适用于教师试讲、学校演讲、教学课件、说课大赛
③地基有软弱土、可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宜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性;
④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基础类型,在抗震验算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 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14
液化土与软土地基
液化土特征深度 (m)
---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m),计算时宜将淤泥和淤泥
质土层扣除;
---基础埋置深度(m),不超过2m时采用2m;
---地下水位深度(m),宜按建筑使用期内年平均最
高水位采用,也可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
---液化土特征深度(m),
按右表采用。
9m
8m
7m
砂土
8m
7m
6m
粉土
9
8
7
烈度
饱和土
类别
15
液化土与软土地基
例1 图示为某场地地基剖面图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du=,地下水位深度为dw==2m,该场地为8度区。确定是否考虑液化影响。
解:按判别式确定
dw=6m
du=
db=2m
查液化土特征深度表
需要考虑液化影响。
9m
8m
7m
砂土
8m
7m
6m
粉土
9
8
7
烈度
饱和土
类别
16
液化土与软土地基
(2)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钻孔至试验土层上15cm处,,
落距为76cm,打击土层,打入30cm所用的锤击数记
,称为标贯击数。
界值Ncr比较来确定是否会液化。
1---穿心锤
2---锤垫
3---触探杆
4---贯入器头
5---出水孔
6---贯入器身
7---贯入器靴
17
液化土与软土地基
规范规定
,判为液化,否则判为不液化。
---地下水位深度(m)
---饱和土标准贯入试验点深度(m)
---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或是砂土时,均应取3。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按下表采用。
12(15)
---
8(10)
第二、三组
16
10(13)
6(8)
第一组
9
8
7
设计地震分组
烈度
18
液化土与软土地基
(3)液化指数与液化等级
液化指数
---判别深度内每一个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点总数;
---分别为i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和临界值,当实测值大于临界值时取临界值的取值;
---第i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m);
---第i层考虑单位土层厚度的层位影响权系数(单位为m-1)。若判别深度为15m,当该层中点深度不大于5m时采用10,等于15m时应取零值,5—15m时应按线性内插值法取值;若判别深度为20m,当该层中点深度不大于5m时采用10,等于20m时应取零值,5—20m时应按线性内插值法取值。
19
液化土与软土地基
由液化指数,按下表确定液化等级
判别深度20m时的液化指标
判别深度15m时的液化指标
严重
中等
轻微
液化等级
液化等级与相应的震害
液化等级
地面喷水冒砂情况
对建筑物的危害情况
轻微
地面无喷水冒砂,或仅在洼地、河边有零星的喷水冒砂点
危害性小,一般不致引起明显的震害
中等
喷水冒砂可能性大,从轻微到严重均有,多数属中等
危害性较大,可造成不均匀沉陷和开裂,有时不均匀沉陷可达200mm
严重
一般喷水冒砂都很严重,地面变形很明显
危害性大,不均匀沉陷可能大于200mm,高重心结构可能产生不允许的倾斜
20
液化土与软土地基
当液化土层较平坦、均匀时,可按下表选用抗液化措施
(1)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
①采用桩基时,桩端深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
地基和上部结构处理,或其它经济的措施
可不采取措施
可不采取措施
丁类
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或部分消除液化沉陷且对地基和上部结构处理
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