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导学案 (2021-04-05 20:36:47)转载▼
标签: 教育
第1课时 课型 预习+展示
教材分析 本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化。“鱼钩”记录着老班长《金色的鱼钩》导学案 (2021-04-05 20:36:47)转载▼
标签: 教育
第1课时 课型 预习+展示
教材分析 本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化。“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精品文档请下载)
学习目的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点:理解并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学生查阅资料,理解长征背景
导 学 过 程
老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准备诱发】1、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多么令人感动,,我们学习──板书:金色的鱼钩,齐读。(精品文档请下载)
2、出示自学目的,指生朗读。
【点拨导思】点拨一:1、出示新词,指生认读,正音。2、生自由读词语,说说记得时候要注意什么
3、通过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点拨二:学生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余生补充、评议。
【反响测评】老师总结下课。 【我会自学】学习目的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长征背景
3、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质疑
【我会探究】
探究一:1、我会读:疙瘩(轻声词)奄奄一息 抽噎
2、我会记:颧 鬓 3、我会理解:收敛 奄奄一息
探究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从长江南北到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一次大规模战略转移,从1934年8月至1935年10年,历时一年零两个月,途经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精品文档请下载)
探究三:课文主要讲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承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精品文档请下载)
探究四:质疑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辉”?
【我能达标】听写词语
金色的鱼钩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 主备人 王丽执教人王丽
学习内容 15*金色的鱼钩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预习+展示
教材分析 “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化。“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精品文档请下载)
学习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感悟人物内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辉”的含义。
教学准备
导 学 过 程
老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金色的鱼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