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花 生
落花生
许地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导入新课
花 生
落花生
许地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先写种花生、收花生;然后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最后写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爸爸对于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普普通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
课文解读
内容解析
落花生:即花生,也叫长生果。种子富含蛋白质、脂肪,主要用作油料,或作副食、糖果辅料。果壳可制酒精等。茎、叶可作饲料。
收获节议花生
我的“长生果”课文朗读
花生的好处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父亲的话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桃 子
石 榴
苹 果
这是父亲对花生的第一次议论。“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
落花生的可贵之处在于: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的确,桃子、石榴、苹果并非只有让人产生爱慕之心的外表,而实际没有什么用。以现代人的观点看,既外表好看,又有用,当然更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父亲为什么说“要像花生”?那像“桃子、石榴、苹果”既外表好看,又有用,岂不更好?
但外表美毕竟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更看重的当然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但如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的话后受到的感悟。作者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从父亲对花生的评议中,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而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落花生》,通过写落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看似状物,实则是写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同时,本文语言朴实无华,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
巩固练习
fēn fù ( ) shí liu( )
máo cǎo ( ) cháng shì( ) tián mǔ ( ) zhà yóu ( )
一、字词积累与运用。
吩咐
石榴
茅草
尝试
田亩
榨油
三、花落谁家(选词填空)。
居然 果然 突然 仍然
1、今天中午( )下了一场雪。
2、天黑了,又下着雨,战士( )继续前进。
3、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 )收获了。
4、我按照爸爸告诉的方法,( )列出了这道数学题的式子。
突然
仍然
居然
果然
教材练习答案
1、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2、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3、(1)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的人更难,但如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
(2)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的话后受到的感悟。作者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从
15落花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