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微生物的大小2
了解光电比浊计数法的原理。
学习、掌握光电比浊计数的操作方法。
通过细菌数量的测量了解大肠杆菌的生物特征和规律,绘制生长曲线。
实验(一)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生长曲线实验五微生物的大小2
了解光电比浊计数法的原理。
学习、掌握光电比浊计数的操作方法。
通过细菌数量的测量了解大肠杆菌的生物特征和规律,绘制生长曲线。
实验(一)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生长曲线
将少量纯种单细胞微生物接种到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一条反映单细胞微生物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
二、实验原理
一个典型的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时期
稀释平板计数法
对样品稀释培养,据形成的菌落数计数。
优点:活菌计数方法,对设备要求不高。
缺点:操作复杂。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使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
优点:操作简便,计数直观。
缺点:计数结果为活细菌和死菌体的总和。
光电比浊法
光电比浊法是利用在一定的范围内,微生物细胞浓度与透光度成反比的原理。当细菌细胞在溶液中数量越多,浊度越大,在光电比色计中测定时所吸收的光线越多。
优点:简便快速,适合于自动控制。
缺点:测定结果受培养液成分影响;某些样品 样品不适合用此法。
菌种
培养不同时段的大肠杆菌。
仪器或其他用具
分光光度计,比色皿等。
三、实验器材
开电源,仪器预热20 min,将波长调至600 nm处。
打开样品室,将挡光体插入比色皿架,将其推或拉入光路。
盖好样品室盖,在T MODE下,按0%T键调零透射比。
取出挡光体,按100%T/OA键调100%透射比。
四、实验步骤
将参比溶液(未接种的LB液体培养基)以及被测溶液倒入比色皿中。
打开样品室盖,将参比溶液放在样品架的第一个槽位中,将被测溶液依次放入其它槽位。
将参比溶液推入光路,按100%T/OA键调满度。
按MODE,将测试方式调至吸光度方式(A)。此时,显示器显示“”。
将被测溶液推入光路,显示器显示为被测样品的吸光值。
在600 nm波长下,用未接种的LB液体培养基作空白对照,分别对培养了0、4、8、12、16和20 h的大肠杆菌培养液,进行光电比浊测定。
比色皿经蒸馏水清洗后,必须经待测样品润洗。比色皿的毛面用吸水纸擦干,而光面只能用吸水纸吸干,以免光面被划破。
比色皿之间吸光度进行比较。
三、实验器材
1、菌种: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2、器材:
显微镜、镜台测微尺、目镜测微尺
三、实验步骤
1、目镜测微尺的校正
镜台测微尺有刻度的一面朝上,置显微镜载物台上,先在低倍镜下,将镜台测微尺有刻度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的刻度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平行。利用移动器移动镜台测微尺,使两尺在某一区域内两线完全重合,分别数出两重合线之间镜台微尺和目镜微尺所占的格数。计算40x下目镜测微尺的校正值。
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um)=两重合线间镜台测微尺格数×10/两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格数
2、细胞大小的测量
酵母菌悬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载物台上。用目镜测微尺测量细胞宽和长。
三、实验结果
计算出目镜测微尺校正结果以及酵母菌大小测定结果
四、思考题
1、为什么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用镜台测微尺重新对目镜测微尺进行校正?
1、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2、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 物计数的方法。
实验(三)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小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方法。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缺点是所测得的结果通常是死菌体和活菌体的总和。目前已有一些方法可以克服这一缺点,如结合活菌染色,微室培养等方法来达到只计数活菌体的目的。
血细胞计数板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为九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计数室是由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共计400个小方格。每一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 mm2, mm,所以计数室的
实验五微生物的大小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