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
2月19日晚8点,我在家中耐性地看完了2022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短短的两个小时时间,却让人心潮迭起、泪流不止。都说央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 页
她因为这个疾病,失去了自己志向的工作,失去了相恋七年的男友,订好的婚事也化为泡影,一切对她而言都变的虚无缥缈。她此时此刻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周到医院做着透析,等待着排队的肾源,等待着别人赐予她的新生。此时对她而言,任何的哀痛都比不上等待死亡的哀痛。她此时此刻唯一的追求就是活下来。在经验了数月的思想挣扎之后,同学最终复原了往日的开朗,脸上绽开了久违的笑容。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恋人,失去了生活自如的时机,但是她还有亲情在,还有我们这些友情在。她说:工作、家庭、婚姻、幻想,这些此时此刻我都不在乎了,我在乎的是活着的时机,在乎的是活着的当下。等待换肾的人数已经上千,且每天都在递增,而肾源的数量却凤毛麟角。不管以后会怎样,至少我此时此刻还活着,每天有那么多的人关注关怀着我,我还要每天给大家汇报状况呢,所以我此时此刻心态很坦然,大家不用担忧我。看到同学在面临生命威逼的时候,仍旧能保持乐观的心境,而我们这些能正常生活、工作的人,却每天还在为着琐碎的事情伤脑筋,还在为此时此刻所拥有的一切而埋怨。比照同学的遭受,我们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
12岁的何玥,在自己生命垂危之时,还不忘用自己的身体去救济他人。如此幼小的心灵,都能设身处地的替其他病人着想,这是何等宏大的胸怀!我的同学仅是千万个肾病患者中的一员,而这些人都在等待着救济才能重生。而唯有更多的像何玥这样无私无畏的人,才能将这个特别的群体予以挽救出来,才能让更多的生命得以维继。
然而,何玥的事迹在让我感动和敬佩的同时,也让我深刻的相识到,我国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系统的有关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的法律法规。全国每年有30万人须要移植器官救济,而实质上每年也只有1万多人能得到捐献的器官维继生命。30比1,比例太过悬殊。而像何玥这样情愿无偿捐献自己器官的志愿者也不在少数。但是,由于我国迄今为止,对人体器官捐献没有系统的规定捐献程序,导致许多人在有意捐献器官时,却求助无门,无部门管理,无手续可办,无法可依,也大大影响了公民捐献器官的踊跃性。
可喜的是,近日,我国首部人体器官捐献地方法规诞生了《天津市人体器官捐献条例》,并于明日起施行。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特地针对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地方性法规,使身故后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实现了有法可依。该条例将人体器官捐献的流程,市政府及卫生部门、红十字会、有关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职责分工等都作了详细规定,并加大了传播力度,踊跃倡议社会文明新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