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孩子说谎
摘要:我们总会碰到这类问题,孩子做错了事情,闯了祸,但总是否认。他总是说:“不知道”“这不是我干的”或“我没有”……,有时你明明知道是他做了,他他,不许说谎,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
孩子为了掩饰其“违规”行为,宁愿撒谎,走上不诚实的道路,这是我们做父母的和做老师的都不愿看到的。那么,孩子为什么要说谎?其根源在哪里?我认为,其根源应在父母和老师方面。
作为父母或老师,对孩子的“违规”行为应该管教,这是我们的责任。但是,在管教中,重“管”轻“教”“管”法不当是不应该的。试想,为什么很多孩子一听到父母或老师的管教就联想到惩罚呢?这说明
“管”的多,“教”的少,而且“管”便是惩罚,惩罚被体罚代替。体罚的错误在于它教给孩子处理恼怒的错误方法,教给孩子亲自品尝弱肉强食的滋味,使孩子的心里处于恐惧之中,这就为孩子说慌埋下了隐患。因此合理使用“管教”,“管”要适应,“教”要耐心。
,“管”的方法很多,其中惩罚也是一种重要手段。惩罚的目的在于促成孩子做一件事或禁止孩子做一件事。适当的惩罚是有教育性的,当孩子掌握了正确的发泄惭愧和怒气的方法,当父母和老师学会了制定和执行规矩的更好方法时,惩罚才会变得更有意义和效果。相反,惩罚不当,便会失去教育的有效性,使孩子走向不诚实的道路。如何惩罚孩子?要遵循准则:第一,犯错误就要处罚;第二,要把要求对孩子讲清楚;第三,在惩罚之前,先对孩子警告,警告就会让孩子警惕,他必须改正自己的行为,否则就会受惩罚;第四,惩罚的开始与结束要明确,不要让孩子整天都处在积愤气息中。惩罚完毕,一切都算过去;第五,犯错后立刻惩罚,效果更好;第六,在惩罚前一定要向孩子解释一遍惩罚他的原因,否则孩子便不懂他为什么受罚;第七,言出必行。还有,在惩罚时,应该尽量避免体罚,因为体罚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及其有害的。
,重视“教”的作用。“教”是心灵的沟通,“教”是情感的互动,“教”是明理的过程,“教”是训练孩子如何为人做事。“教”要耐心,要细致入微。请看如下情景:上学期数学老师在班内组织了一个兴趣小组,组长由学生郭宇梁担任。老师定时给孩子们布置作业(作业的主体是课本中带*试题和习题最后的方框试题),要求兴趣小组的同学课余时间做,定时交作业。一开始郭宇梁同学做的很认真,时过不久,便不再做了。有一天,父亲看到孩子没有做
“*”试题便问缘由,儿子说:“试题在另外一个作业本上已交给老师了”。第二天问起此事,儿子还是这种说法。一连一个星期,做父亲的产生了怀疑,便去找老师问情况,老师说:“多少天来,你的儿子总是说*试题的作业丢在家了,并说爸爸每天都查*作业”。听到此,父亲明白了孩子在说谎话,回到家后,查看了孩子的作业情况,出乎意外的是七册数学中的*试题只做了不到10%,当时父亲并没有发火,而是心平气和的问孩子,孩子说:“这些题都会,不愿意再做,太麻烦了。”父亲从中选了十道题让孩子做,结果对了八道,一道题忘记了小数点,另一道题算式列错了。到此,正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父亲讲了训练的好处,并且拔高要求试着让孩子思考物体从高空下落中速度的变化。说明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将会有意外的收获。在父亲的引导下,孩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分析出物体
杜绝孩子说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