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诵读,体味课文的意境。  
2、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重点和难点:  
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背诵积累诗词名句,体会诗
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诵读,体味课文的意境。  
2、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重点和难点:  
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背诵积累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
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大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世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南渡录》二卷,《窃愤录》一卷等。
2、写作背景: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遭当权者忌恨,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好友陈亮(字同甫)到带湖拜访辛弃疾,他们促膝畅谈,,言志抒怀。《破阵子》便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一首以抒壮怀的词。词中追忆了昔日起义军豪迈壮阔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也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3、题解:《破阵子》:选自《稼轩长短句集》。破阵子,词牌名。陈同甫,名亮,南宋婺州(如今浙江省金华县)人,,,雄壮的词。
二、读词考虑:
1、用“/”划出诗句的停顿.
2、君王的天下事是指什么?统一国家.  
  多想完成君主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3、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可怜"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可怜”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4、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首词托名为抚慰朋友,实那么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和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3
5、本文凭什么可以称得上是“壮词”?
明确:从题材看写军营生活;从情感看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从语言看豪放、壮丽。
三、翻译: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四、词的构造
醉里挑灯看剑 (实写—-醉态)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赢得生前身后名 (虚写——梦境)
可怜白发生! (写实-—现实)
五、如何理解这首词?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reqing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4-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