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物物理学课程论文超声波在医学上的应用课程名称:生物物理学姓名:米克拉伊· 尼扎买提系别:生命科学专班级: 8班论文评分: 2013 年 12 月 10 日 2 目录摘要3 前言3 1. 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3 2. 超声诊断以及工作原理 3 多普勒效应 3 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4 多普勒超声仪工作原理 4 3. 超声波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4 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折射原理 4 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5 4. 超声波在医学治疗中的应用 5 5. 超声波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5 6. 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发展趋势 5 宽频带化 5 数字化 6 多维化 6 7. 对我国中, 近期发展生物医学超声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6 超声波在医学的意义 6 超声波重点研究课题 6 为发展超声事业以下建议 7 建议有关部门取以下措施 7 参考文献 73 【摘要】高于人耳听觉上限值得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室人儿听不到的。超声波是频率高于 20000 赫兹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晰,焊接,碎石,杀菌杀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尤其在医学生,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有良好的指向性,衍射现象少,可在组织界面上反射,可悲血细胞反向散射。此外,超声波可被生物介质所吸收。吸收程度基本上决定与介质的特性和超生的频率。一般而论,介质中的含水量越大,吸收越少,频率越高,吸收越多。超生的这些特性,对于他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极为有利。本文就以超声的这些特征为线索,阐述其应用与医学方面的优势,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关键词】超声波,临床医学, 激光在生物物理中的应用前言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而波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其中应力波作为一种主要的形式存在着,如地震波、固体中的声波、超声波等。 1949 年, John Wild 是一名英格兰裔美国内科医师,因为致力于这一工作被称为“医学超声之父”,超声成像等技术开始被运用于医学,使医生在诊断、治疗疾病方面不仅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准确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1. 超声波的物理特性超声波是指频率在 20kHz 以上的声波,其在传播过程中一般会发生折射、反射、散射、绕射以及多普勒效应等现象。当超声波在密度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 不会发生折射、反射等现象。当其通过不同的介质时,且两介质的交界面大于超声波的波长时,就会在两介质的交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反射声强的大小取决于两介质声阻的差异程度及入射角的大小,当垂直入射时反射声强最大,反射声强愈强则折射声强愈弱。折射进入第二介质的超声波会继续前进,若再次遇到不同声阻介质交界面时,会再次产生反射和折射。依次类推,被测物质密度越不均匀、界面越多,产生的反射和折射的次数也就会越多。当两介质交界面小于超声波的波长时,超声波则会产生散射或绕射现象,散射是指超声波会以此小介质为中心向四周发散,使其成为新的声源;绕射是指超声波绕过介质的边缘,继续向前传播,好似此介质不存在。 2. 超声诊断以及工作原理 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是指当声源和接收体作相对运动时,接收体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频率,会与声源所发出的频率不一致,如接收体与声源
生物物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