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精选文档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精选文档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精选文档
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1、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好工作服及绝缘鞋,焊接时戴好工作帽、手套、防护眼镜或面罩等防护用品,禁止穿高跟鞋、拖鞋、凉鞋、裙子、短裤焊机,才能拉断电源闸刀开关。
6、移动电焊机位置,须先停机断电,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注意焊机电缆接头移动后应进行检查,保证牢固可靠。
7、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时,应安设遮栏挡住弧光。无遮栏时应提醒周围人员不要直视弧光。
8、换焊条时应戴好手套,身体不要靠在铁板或其它导电物件上。敲渣子时应戴上防护眼镜。
9、焊接有色金属器件时,应加强通风排毒,必要时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10、修理煤气管或在泄漏煤气的地方进行焊接时,要事先通知煤气站及消防、安技部门,得到允许后方可工作。工作前必须关闭气源,加强通风,把积余煤气排除干净。修理机械设备,应将其保护零(地)线暂时拆开,焊完后再行连结。
11、焊机启动后,焊工的手和身体不应随便接触二次回路导体,如焊钳或焊枪的带电部位、工作台、所焊工件等。在容器内作业,潮湿、狭窄部位作业,夏天身上出汗或阴雨天等情况下,应穿干燥衣物,必要时要铺设橡胶绝缘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操作者自身成为焊接回路的一部分。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精选文档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精选文档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精选文档
12、工作完毕应关闭电焊机,再断开电源。
手工气焊(割)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1、严格遵守一般焊工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电石、乙炔发生器、溶解乙炔气瓶,水封安全器、橡胶软管、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规则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规程。
2、乙炔站应由专人操作,遵守乙炔站安全运行规程。
3、工作前或乙炔站停工时间较长再工作时,必须检查所有设备。乙炔发生器,氧化瓶及橡胶软管的接头,阀门及紧固件均应紧固牢靠,不准有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氧气瓶及其附件,橡胶软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的泥垢。
4、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漏气时,只准用肥皂水试验。试验时,周围不准有明火,不准抽烟。严禁用火试验漏气。
5、氧气瓶、乙炔发生器(或乙炔气瓶)与明火间的距离应在10米以上。如条件限制也不准小于5米,并应采取隔离措施。
6、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开启氧气或乙炔气阀门。
7、气瓶设备管道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击冻块。氧气阀或管道要用40℃的温水溶化,乙炔发生器、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热水或蒸气加热解冻,或用23%~30%氯化纳热水溶液解冻,保温。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精选文档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精选文档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精选文档
8、焊接场地应备有相应的消防器材。露天作业时应防止阳光直射在氧气瓶或乙炔发生器上。
9、器件及安全附件,应取出电石篮,采取措施,消除余气后才能进行。
10、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现场时,要拧上气瓶的安全帽,收拾现场,把气瓶和乙炔发生器放在指定地点。下班时应卸压、放水、取出电石篮。
[二]电石
1、贮存地点必须干燥,通风良好。电石桶应密封,桶上涂写“电石桶”和“禁止用水消火’等字样。室内禁止烟火及存放或敷设水管水沟。坏电石桶不准存于室内。乙炔瓶与电石不得同室存放。
2、电石桶的搬动应轻搬轻放,不准扔甩,以免产生火花,引起爆炸。雨天禁止淋雨搬运。
3、取装电石和砸碎电石时,操作者应戴手套,口罩租眼镜,防止打碎的电石进入眼中。
4、电石起火要用干砂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禁止用泡沫、四氯化碳灭火机或水消火。电石粒末只能在露天销毁。
[三]乙炔发生器
1、罩炔发生器本体外部应涂写“危险!”“乙炔发生器!”字样。
2、移动式小型乙炔发生器,须用胶轮或装有弹簧装置的手推车搬运。搬运时应先卸压。
3、乙炔发生器的零件(特别是内壁)不得用纯铜(即紫铜)制作,避免产生乙炔铜,引起爆炸,可以用含铜量在70%以下的铜合金。防爆膜(片)禁止用铜片或铁片代替。防爆片至少每年更换一次。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精选文档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精选文档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精选文档
4、封闭式乙炔发生器,必须设置准确灵敏的压力表、安全阀。放入电石前,先检查发气室内的给水器和出气管是否畅通,热后放入电石。电石块度大小要适当,禁止用电石碎末。当电石块度较小时,必须采用带空心的电石篮,以免温升过高过急。电石篮放入位置应符合规定。
5、乙炔发生器的压力要保持正常,水必须保持清洁,电石分解的灰浆要及时用水洗掉。乙炔发生器的发气室温度不得超过80℃,对于水入式发生器,其冷却水温不得超过50℃。当温度超过规定时应停止作业。并用冷水喷射降温和加入低温的冷却水。
6、严禁使用浮桶式乙炔发生器。
7、移动式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不可放置在一起,相互间隔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精选文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