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和钝角 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8~39页。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能识别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绘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经历观
锐角和钝角 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8~39页。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能识别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绘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理论才能、分析才能和抽象才能,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精品文档请下载)
3.通过看、说、摆、分、画、互问及互答等形式的活动,学会和别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评价意识。(精品文档请下载)
4.通过理论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能识别锐角和钝角;能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CAI课件,锐角、钝角、直角各一个。
2.学具准备:透明胶片假设干,小棒假设干,简笔画纸假设干,活动角假设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1.在情境中抽象出角。
(1)出示情景图.
根据地区特色,将主题图改编为南昌市新八一大桥(悬浮式斜拉桥)图.
(2)引导学生在情景图中找出角(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的美)。随着学生的发言,从图中抽象出各种角,并借助三角板判断:标杆和桥面形成的角是否是直角。(精品文档请下载)
2.回忆角的特点。
集体交流:关于角,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二、活动感知,认识锐角和钝角
1.摆一摆。
(1)明确活动要求:4个人为一小组,根据角的特点共同摆出10个你喜欢的,而且大小不同的角。
(2)交待活动方法:用透明胶片作为底板,用小棒表示角的两条边,粘在透明胶片上,每张胶片上只能摆放一个角。(精品文档请下载)
(3)小组合作开展活动,老师参和合作,并给予适当的指导、纠正.
2.分一分.
(1)在分类之前,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商量分类方法,在小组内得出统一的分类标准.
(2)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商量好的分类方法进展分类。
(3)反响各小组的分类情况,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分类结果。
①根据是不是直角分为两类.
②按照角的大小分为三类:直角为一类,比直角大的为一类,比直角小的为一类。
(4)引导全班学生以讨论、辩论的形式着重分析第二种分类方法(按照角的大小分类).
①在展示平台上展示分类结果,并把是这样分类的学生请到前面来介绍怎样分类的.
②组织其他学生根据分类的结果提出相关问题,并有序地解决. (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适时进展补充、整理、引申.)(精品文档请下载)
例如:怎样验证这些角是直角?
A.引导学生考虑,得出:用三角板的直角来验证。
锐角和钝角说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