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2016-2023 ) 及线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评价单位: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二○一六年四月 1 1 总论 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规划名称:《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2016-2023 )》( 以下简称第二轮建设规划), 《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以下简称线网规划修编)。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位于山东省中西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目前, 济南市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截至 2015 年 12 月底, 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 万辆, 道路交通压力逐年增加,早、晚高峰时间道路拥堵现象加剧, 交通问题日益显著。济南市公共交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公交优先落实不够。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 80% 道路空间资源由 20% 小汽车交通占用, 城市公交投资占通建设的比重不到 10% ,机动车排放尾气占空气总污染物 1/4 以上。公交线网中心区重复系数过大而外围新兴公交线网覆盖不足, BRT 系统现状运营效率和客量均较低, 难以承担大运量的公交出行需求。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才能解决未来济南所面临的交通问题。《济南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2015-2019 )》于 2015 年1 月获批, 规划包括 R1 、R2 一期、 R3 一期共 3 条线, 总长 。《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于 2013 年获市政府批复,远景线网共由 9 条线路构成,线网长 332km ,车站 155 座,其中换乘站 30 座。 2015 年 11月,对《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修编, 并完成了《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该成果已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上报住建部。第二轮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于 2015 年 11 月正式启动, 除结合第一轮建设规划对 R2 线一期进行调整外,新建项目包含环线( )、 R2 线西延( )、 M1 线( )、M2 线( km )、 M3 线( )、 M4 线(3 km ), R1 线北延( km ), R3 线北延( ), 共约 km 。本轮项目建成后, 将形成由 3条R 线、 5条M 线组成的“快慢结合、环+放射”式轨道交通基本网络构架。 线网规划修编根据本轮《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 远景线网包括三条快线( R1 、 R2 、 R3 ), 七条普线( 环线、 M1-M6 )。 2020 线网方案由 8 条线构成, 分为快线(R线) 和普线(M线) 两个功能层次, 完整覆盖“一城两区”, 增加居民出行的可达性和便捷性, 取得良好的网络整体效益。快线包括 R1 、 R2 、 R3 共3 条线,支撑带型城市空间骨架;普线包括 M1 ~ M4 、环 2 线,形成覆盖中心城的骨干网。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济南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除结合第一轮建设规划对 R2 线一期进行调整外, 新增项目由环线、 M1 线、 M2 线、 M3 线、M4线、 R1 线北延、 R2 线西延、 R3 线北延等 8个项目组成, 新增规模约 km , 共设车站 143 座; 新建停车场、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共计 10处, 预留 2 处; 设运营控制中心一处。新增总投资 亿元。图 -1 本轮建设规划示意图(1 )环线走向:银座中心——历山路——银座中心,经天桥区、市中区、历下区;路由:沿线经过纬十二路、卧龙路、旅游路、 CBD 南北中轴线、花园路、历山路、标山南路、黄岗路; 长度:约 , 均为地下线; 设站: 29座, 其中换乘车站 11座; 场段: 西周家庄车辆段, 崔家庙停车场。环线串联西部商埠区、南部居住区、中央商务区、洪楼片区、北湖新区等主要客流集散点,解决沿线交通问题。(2) M1 线走向: 新增项目起点闫千户站, 终点梁王东站, 经槐荫区、市中区、历下区、历城区; 路由: 经一路、明湖西路、大明湖路、山大南路、 CBD 绸带公园中轴线、礼耕路、凤凰路、济南新东站前街;长度(新增):约 ,全部为地下线;设站: 24 座, 其中换乘站 9 3 座; 场段: 温梁停车场。 M1 线呈“L”型, 是沿城市最重要的东西向发展轴而规划的。M1 线闫千户以西段线路(含位里庄车辆基地) 为第一轮建设规划项目, 在本轮中将与 R2 线一期拆解,独立运营。(3) M2 线走向:起点南康站,终点老屯站,经市中区、天桥区;路由: S103 省道、英雄山路、纬二路、济洛路、 G309 ; 长度:约 km , 全
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3)及线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