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定茯苓中多糖的含量
(1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2)
(2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64)
【摘要】目的建立茯苓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分析不同产地和不同菌种培育茯苓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上清夜用10%冰醋酸溶液调pH值5~6,使其成糊状,离心,弃上清夜,残留物置透析袋中,用蒸馏水洗涤12h,离心得白色胶状沉淀,即为茯苓多糖。
,将其置2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至刻度,缓慢搅匀,,置1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即得。
,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水制成每1ml含200μg的溶液,作为贮备液,即得。
,加入5%,摇匀,,迅速摇匀,室温放置40min,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49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80、120、160、200µg/,,以浓度(C)对吸光度(A)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A=+(r=),葡萄糖在40~200µg/ml范围内线性良好。
,,、、、、,RSD=%(n=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于0、1、2、4、8、24h,,、、、、、,RSD=%(n=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性良好。
,共5份,,、、、、,RSD=(n=5),表明本方法重现性良好。
,,精密称定,,,,%,%,表明本方法准确度良好。结果见表1。
表1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6)
3讨论
-硫酸法、蒽酮-硫酸法、碘量法等测定含量,但由于蒽酮-硫酸法稳定性较差,线性关系不理想,重现性、稳定性所测数据差异较大,且蒽酮试液稳定性也较差,需临时配制,特别是加热后最大吸收峰偏移较大[3];碘量法操作麻烦,且结果一般不够理想[4],而苯酚-硫酸法是利用硫酸将多糖水解成单糖,并迅速脱水生成糖醛衍生物,然后和苯酚溶合成有色的化合物,即为橙黄色溶液,且颜色稳定,在适当波长处(490nm)有特征吸收,可测定多糖含量[5],故笔者选用苯酚-硫酸法研究建立茯苓多糖的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笔者分别将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于紫外-可见分光光
分光光度法测定茯苓中多糖的含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