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很重要.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很重要2010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很重要 2010 5月8日, 一项名为“行动在今天, 健康为明天”的糖尿病关怀行动在深圳第二人民医院和南山人民医院的社康中心同时进行。活动现场专家指出, 深圳市民普遍对糖尿病和血糖检测标准有相当认识,但对被誉为糖尿病监控“金标准”的糖化血红蛋白知之不详。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分泌科副主任阎德文和南山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立波均指出, 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 它能够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检测前 90~ 120 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的影响不大。正常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一般在 4 %~ 6 %之间。我国的糖尿病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 %以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 当糖化血红蛋白小于等于 7 %时,说明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如果大于 8 %(包括 8 %)则意味着需要加强血糖控制。同时, 这一“金标准”还直接提示了糖尿病产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英国的一项前瞻性研究( UKPDS ) 证实, 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 1%, 在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中, 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下降 12 %和 14 %,白内障摘除术下降 19 %,微血管病变下降 37%, 周围血管疾病导致的截肢或死亡率下降 43 %。但目前临床初步统计,超过 70 %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理想,甚至有 1/3 患者根本未测过糖化血红蛋白。因此,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每 2至6 个月监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据悉, 该行动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支持、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协办。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人们熟知的血糖指标, 它们都只能代表某一时刻患者的血糖值, 而不能代表某一段时间内的整体血糖控制状态。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与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一旦结合就难以解离。红细胞的生命周期为 120 天, 只有等到红细胞衰亡, 这种结合才会终止。所以, 临床上检测到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客观反映了患者最近 2~3 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 并不受一时血糖波动的影响, 故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评估和并发症风险的预测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目前作为血糖控制的“金标准”。要延长“糖友”寿命并改善生活质量, 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非常关键。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 3% ~ 6% , 这个数值越高, 表明血糖控制得越不理想。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标是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小于或等于 %-7% ,但这个目标在现实中很难达到。怎样才能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呢? 一般来说,在Ⅱ型糖尿病患病初期, 医生会指导病人进行饮食控制, 鼓励病人加强运动, 并根据情况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 如果经过这些处理血糖控制还不满意, 就应该使用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一般经过最大剂量口服降糖药治疗后,如果仍不能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就要及时开始胰岛素治疗,一般首选加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理想的基础胰岛素应能够模拟正常人的基础胰岛素分泌, 作用可持续覆盖全天 24 小时, 而且平稳, 无明显高峰或低谷, 这样就能保证将全天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 且减少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目前甘精胰岛素等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是能较好满足这些要求的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很重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unjun2875
  • 文件大小109 KB
  • 时间2017-02-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