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
3。培养学生的动手理论和合作学习的才能,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
3。培养学生的动手理论和合作学习的才能,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尺、 卡、1元硬币
教学方法:操作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估计和实际测量的小组活动,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例如1情境图:请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课本的长、宽、厚,把结果天如下表。全班进展交流.
估测长度 实际长度
长
宽
厚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
3。提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得出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通过小游戏进展稳固,并学会归纳整理所学知识.
(一)、学习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老师提问: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和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吗?
2。汇报讨论结果:
(1)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的发现么?
(2)发现1厘米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厘米
(3)数学游戏,考考你:
1至2厘米之间是几毫米?
5至6厘米之间是几毫米?
3至5毫米之间是几毫米?
4至8厘米之间是几毫米?
3。小结:1厘米=10毫米
(二)、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多长。
学生观察直尺上1毫米的长度,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厚大约是1毫米。
找一找:几页课本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做单位。
学生可能说1厘米里面有10毫米,10毫米=1厘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可能说:我知道了毫米是怎样产生的;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哪些物体的厚度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