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分析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噪声及其治理技术.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分析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噪声及其治理技术
摘要:噪声是特高压工程变电站和换流站设计建设的重要控制条件之一,随着特高压电网的迅速发展,探讨变电站和换流站的噪声控制措施对保护环境、节约投资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总结变电站、换流站各地在编制城乡建设、区域开发、交通发展和其他专项规划时,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中纳入声环境影响评价章节。一般认为,规划环评的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可在“闹静分隔”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从区域土地使用功能调整、交通运输线路布局调整、设置合理的噪声防护距离、建设隔声屏障、声环境敏感建筑物的隔声要求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2009)、技术可行性论证;在符合《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可对城乡规划进行修改的前提下,提出厂界与敏感建筑物之间的规划调整建议。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工业企业若位于未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区域,当厂界外有噪声敏感建筑物时,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参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94)(现已更新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的规定确定厂界外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要求,并执行相应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根据以上法规标准,规划控制也是噪声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变电站和换流站内厂界噪声达标、周边敏感目标声环境达标要求的情况下,设置合理范围的噪声控制区且在控制区内不再新建噪声敏感建筑,可以很好地满足当前及未来该区域声环境质量标准,符合噪声控制的根本目的和环评技术导则要求。
源强控制
在源强控制方面,主要是通过对特高压设备在设计、制造工艺上进行优化实现。
对于特高压变压器,降低铁心磁密,采用磁致伸缩率小的高导磁材料;铁心采用多级接缝,减少硅钢片在加工、生产过程中的机械撞击,保证所用硅钢片中晶粒的最优取向;合理调整窗口尺寸,避开铁心的自振频带;在铁心端面涂张力约束涂料,铁心级间增加橡胶垫;合理分布绕组的安匝,将漏磁面积减到最小;铁心拉板采用低磁钢板,以降低拉板内部的漏磁通量;油箱内尽量不使用磁屏蔽,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潜油泵和低转速风扇的冷却器。
对于电抗器,目前适宜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合理控制铁心的工作磁密;选择合理的铁心结构,避免固有频率接近铁心的自振频率;使用弹性压紧装置,保证铁心饼有足够的压紧力,增加整体的刚性;提高各部件的刚度和强度;在铁心和油箱中增设隔振、减振装置。
对于滤波器组中的的电容器,增加串联电容器元件的数目可减小电容器罐里的电介质应力和振动力;改进机械阻尼,压紧堆栈式电容器元件,可以此来提高电容器单元外壳的刚度;此外,还可以增加电容器壳体的隔声量,并在安装电容器的支架上增加减震胶垫,采用双塔结构以降低声源高度。
对于带电构架,应优化站内导线及金具,控制电晕噪声。根据已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变电导线金具的电晕噪声已不再是变电站噪声控制的限制因素。
传播过程控制
选址阶段应尽量避开村庄、乡镇、学校、居民点等噪声敏感点。同时充分利用地形因素降低噪

分析变电站、换流站和输电线路噪声及其治理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司棋夸克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