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课 题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总第37 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知道一些证实地球是圆形的现象和方法。
2、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第三章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课 题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总第37 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知道一些证实地球是圆形的现象和方法。
2、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从我国的载人航天成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发现一些地球的污染,意识到珍爱地球的重要性。
重点
难点
分析
对于地球的形状学生都已经知道,关键是如何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更科学更生动的来了解地球的形状。通过课件让学生更形象的接受。
利用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成功的例子生动的教育学生的爱国激情以及对未来地球和宇宙发展的展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包括资料的查找。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地球上的生物,也了解了一些组成我们生物世界的微观世界。当我们抬头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茫茫的宇宙,那时候,你的脑海中会想些什么呢?你对宇宙和地球有什么疑问吗?
【新课教学】: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古代中国人——浑天说,盖天说,天圆地方
(2)古代印度人——地球是个大圆盾,由大象(一个民族的象征)驮着在龟背上。
(3)古代巴比伦人——……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中国人也拍到了第一张从太空看到的地球。但如果你古代人,他们没有走出过地球,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你可以通过那些现象去判断地球的形状呢?
同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太阳和月亮的东升西落;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驶来的帆船,船帆先出现。
模拟篮球实验:老师演示,全班一起观察,讨论:P83:在篮球表面移动的铅笔,慢慢的从下到上开始消失,而木板上的铅笔则不会消失,这个和帆船消失远去的原理一样,证明地球是圆的。
2、看地球外貌,让学生自己分析了解地球。
可以每一排派一个代表,描述地球的外貌特征——形状,颜色,陆地,海洋和大气(通过各种从太空拍摄的图片进行讨论)
3、现在认识的地球的形状:
让学生讨论回答:
1、宇宙有多大,中心在哪里?
2、有没有外星人,星星离地球远吗?
3、……
全班分两大组讨论,竞争看谁讲的例子更多,更有说服力,
经过精密的计算,我们发现,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一个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实验】:弄一个木杆,然后在上面装上两个象纸风车一样的纸片,然后旋转,发现上下两端变扁。地球的形状也是因为同样的原理形成。
二、地球的大小
但为什么我们看上去它还是圆的呢?(因为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和地球的两极方向的半径6357千米想必,
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