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科普发展现状及趋势
肖云黎建辉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学术组
2005年9月1日,北京
我国上网用户和网站统计
上网用户总人数为10300万人,较05年1月的9400万人,增加900万人
网站总数677500个,较05年1月统计668900个,增加8600个
( nic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公众科学传播
公众科学传播的内涵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科学普及科学传播
公众科学传播的对象
面向全体公众的科学普及
面向13岁以下和13到18岁两个特定群体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公众科学传播的主要内容
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
公众科学传播基本模型
(Directly)
(Indirectly)
(Presentation feedback)
(Content feedback)
(Original)
(Packaged Product)
网络环境下公众科学传播的特点
传播的平台(媒体):互联网
内容加工与展示的基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实时性
网络直播
虚拟性
过程模拟、原理动画
交互性
传播者参与传播的过程
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的互动
广泛性
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
我国科普网站现状
截至2005年初, 统计科普网站及有400个,59个无法打开,正常运作为341个。
★科协:63; ★中科院:19
★科技部:17; ★媒体网站:50
★商业网站:11; ★科普场馆台网站:21
★各级学校或教育机构网站:8
★社团学会组织网站:30
★政府部门网站:23; ★个人网站:81
★企业:11; ★其他:7
(据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技传播中心统计结果)
我国科普网站分类
根据网站科普内容的特点,国内科普网站主要有以下分类:
国家主办的公益性科普网站
综合门户网站的科普频道
媒体网站的科技专栏
个人科普网站
专门的科普门户网站
我国科普网站存在问题
受众定位不清晰;
重建设、轻应用
资源重复建设与空白现象并存;
未能从基础知识和基础方法入手开展科普;
更注重时事点的宣传;
科普内容建设不成体系;
网络科普方法单调,生搬硬套,互动性启发性差;
教育性不强,学校可应用性差;
商业化意味浓重,资金来源局限;
科普网站受众调查结果(例)
UISP学术组2004年底开展的“我与网络科普”问卷调查活动,问卷调查与在线调查结合,受众基本为青少年学生,收集近1000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
结果说明:阅读平面书籍和上网是用户获取科学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网络科普资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科普网站受众调查结果(例)
最喜欢的网络内容
在线调查排序:科学、聊天/电子邮件、游戏、其他。
说明问题:中小学生最喜爱的是网络游戏;登陆科普网站者最喜爱的是科学;不仅要创造科普游戏,还要将孩子们吸引到网络科普知识天地中;
【精品】我国网络科普发展现状及趋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