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思性教学的反思
时间:2021年11月1日 主讲:卿平
摘要:近年来,反思性教学备受推崇,人们把它看成是老师成长的阶梯和助推器。,理论缺乏内动力,、质疑自己的观念和行为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长期教育工作所形成的惯性容易让一些老师满足现状,惰性让观念只能活泼在纸面上,在行为上只能是一种静态。反思观念和反思行动没能产生关联。[11]一方面,对于大多数老师而言,反思性教学在形式上只是一种精神、一种主义。它倡导老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倡导老师间的合作和交流,承认产生于教学理论中的“个人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当涉及如何来评判这些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效用时,“反思性教学”必将置身于一种急躁和为难之境:急躁于观念、思想层面的“趋之假设鹜”,为难于理论、操作层面的“曲高和寡”。[12]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老师们很少考虑怎么塑造自己的灵魂。他们常要求学生“创新”, 。老师是从事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应该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乏,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不可取的,而且教学理论的情境性和教学行为的复杂性要求反思性教学必须复原为反思的理性和决策的自觉。[13]
(四)“为反思而反思”的形式主义倾向突出
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老师们往往把某种教学意向当成是一种既定的工作任务来承受,而不是当成一种需要和理性反思的主题.[14]这说明对教学理论的反思不一定是基于教学主体教学的需要,而是为自己的其他目的,或是为政府、权威效劳。这样为反思而反思的虚假反思,也就扼杀了反思性教学理论的生命之花,也就吞噬了老师主体性反思的智慧之果。[15]表如今实际工作中,一是敷衍应付。有些老师把写教学反思当作任务来完成,只为应付常规检查。这样的反思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很难有实际效果。二是隔靴搔痒。有的老师的教学反思表层化,只注重对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的考虑,而无视了对自己的教学理念、,。个别老师把教学反思写成了教学工作总结,仅对某一个教学阶段的教学情况进展回忆和总结。这类反思主要是在检讨阶段性教学的得失,是对教学工作的自我评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反思。[16]这也许是老师不懂或者不会进展教学反思,但更多地是一种应付,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产物,它是为反思而反思。这是值得我们反思和需要纠正的。
二、对反思性教学内涵的再解读
什么是反思性教学?其真正内涵是什么呢?杜威(J。Dewey)最早对教学反思进展了深化研究,他认为反思是“可以使我们的行动具有深思熟虑和自觉的方式……思维是把单纯情欲的、盲目的和冲动的行动转变为智慧的行动。”[17]美国思想家萧恩(,1983)认为,可以促使从业者(包括老师)专业才能进步的并非是外来的研究性理论,而是从业者对自己的理论行为和内隐其中的知识、观念进展有意识的考虑,并把这种考虑的结果回馈于行动之中,
基于反思性教学的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