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教学实录
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薛法根
师:谁会唱《国歌》?
生:(唱《国歌》)(掌声)
师:你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用个恰当的词语形容一下.
生:雄壮,好似看到义勇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勇往直前的情景。句话里的“一声令下”说明战士们一切都听指挥员的命令,没有一个人开小差的。(众笑)
师:这就人民军队,一切行动听指挥!灾情就是命令!
生:我也补充,“一条长龙”说明人很多,很有气势。
师:这里形容官兵像“长龙”,而前面形容洪水泛滥的长江像“暴怒的巨龙”,都是用“龙"作比喻,有什么不同?
生:“暴怒的巨龙”是说长江洪水已经失去控制了,我们有危险了,是不好的!而“长龙”是说人多,人多就力量大,就能战胜洪水,保住大堤。
师:“暴怒的巨龙"是贬义,“长龙”是褒义,作者的感情很鲜明。
生:龙对龙,战斗才紧张、剧烈啊!(掌声)
师:对,这场是生死决战!堤毁人亡,两个比喻预示着决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表达了人民子弟兵的大无畏精神!敢和长江争胜负!这种英勇的气概气壮山河!好好读一读!
生:(很有感情地朗读)
师:哪个字最有力量感?
生:“上!”
师:要读得干脆利落!像个指挥员那样!
生:(再读,很出色。)
师:四百多名官兵,“一声令下",就成了“一条长龙",就成了一道钢铁长城!你再读读下文,还有类似的地方吗?
生:我画的是这个句子,(读)嶙(lín)峋(xún) 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这么多战士,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像一个人一样,齐心协力!
师:说得好!“一个念头”!这就叫“众志成城”!这就叫“万众一心”!这就叫“人心齐,泰山移”!
生:我读这个句子: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人墙。这里的一道人墙很感人,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滔滔的洪水,奋不顾身。
生:用“一道人墙”来比喻四百多名战士的齐心和英勇。
师:“一声令下"、“一条长龙”、“一个念头”、“一道人墙”,同学们,你们发现什么没有?
生:都有一个“一"。
生:四百多人就像一个人一样,
生:表现战士们的齐心协力。
师:对啊,四百多名官兵凝聚成了一个力量,这个力量足以撼动天地,足以挡住滔滔洪水啊!这段中还有这样的“一”吗?
生:有一幅对联,“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师:从没有“一"的地方读出了“一”,有目光!
生: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这是战士们的一声呐喊!
师:作者就是通过六个“一",表现了四百官兵如一人,凝成一股绳,无坚不摧,勇往直前!好好体会一下这六个“一”,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略。)
师:同样是写保大堤,第四自然段和这一段有什么不同?仔细读读课文,用心发现一下。
生:第四自然段写的是黄晓文保大堤的情景,第二自然段是写一群人保大堤的情景.
师:群体,个人。
生:第二节是整个保大堤的场面,第四节是一个人保大堤的情景.
师:既然已经写了整个保大堤的场面,为什么还要写一个人保大堤的情景呢?
生:从一个人身上看到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
师:怎样的?
生:就是这样的!(众大笑)
师:用个词语形容一下?
生:铮铮铁汉的样子的!
师:对啦!这种写法就叫点面结合。那么,写一个人和一群人有什么不同呢?谁来读一读?
生:(读第4自然段)
生:“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liǔ) 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这几个句子,很感人,那种奋不顾身的精神写出来了。
生:我发现也是抓住几个“一”来写的。“一咬牙、猛地一拔、一股鲜血、扯下一绺布条”,都是写他很英勇的。
师:你已经触类旁通了!这是一连串的动作,很会发现啊!在细致地体会一下,“咬、拔、扯、捆”这一些动词,有什么特别的意味?
生:“咬牙”是在很痛的时候,强忍着痛才咬牙.
生:“捆”是说黄晓文一点都不在乎自己的伤痛。我们都是要到医院里包扎的,可是他就随意捆一下,又上堤坝了。
师:这些平常的动词,用在这里就不平常了,表达了一个铮铮铁汉的本色!
生:我发现“三下两下"是说黄晓文根本不把伤痛放在眼里。不像我们,一点皮擦破了,,挂盐水
大江保卫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